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从1949开始当县长 > 番外(完):守门人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于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人民监督,这些年,我在冀省还是有些心得的。

群众要有知情权,然后才能监督。

信息闭塞,群众也就不了解我们,监督自然也就谈不上了。

在冀省,随着我们这边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各种协会也都成立了。

每年从乡镇一级都开始公布了财政支出,合作社由他们委员会自己审查,从乡镇一级开始,财政公开,虽然我们组织有审查,可民间团体对这些也是很有审查兴趣。

建筑协会、会计协会等民间团体,审查起来可是鸡飞狗跳。

在刚开始的时候,各地问题还很多,这几年习惯后,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别的可以作假,可这财政支出就做不了假,搞基建,工程用料,人工什么的,建筑协会的群众都是可以算得清清楚楚的,还有损耗、工伤等,这些都是有规定的,很好计算。

其他支出,也有相应的民间团体来参与审核。

过去那些贪污腐败什么的,现在已经很少了,贪腐难度很大,群众的眼睛还是很亮的,干部能想到的贪污方式,群众都想得到,还时常相互交流。

每年各地的财政支出,都是害怕民间群体来挑刺的。

即使是我们省政府也是一样,挑了我的刺,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了,后面再改,争取下一年不犯错误。

这套监督方式还是有效的,不少地方每年的行政开支都在减少,只要不是大修大建,基本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我们公开了,让群众知道,群众自然也就有兴趣来了解审查,慢慢的也就实现了监督。

可惜,现在即使我在华北,这一套想推广,也是困难重重,各地政府说有困难,群众里面也没有这样的团体,都很难。

腐败没有了,各种作风没有了,再过上几年,每年行政支出减少了,那就可以减少农业税等,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你们这边我是知道的,这个方法是很好的,监督的效果很大,很有推广的必要,这点我会向上面提议的。

减少非必要性支出,杜绝腐败,最终受益的的确是人民。

那么如何来保证下一代不改变呢?”

“见得多了,知道的事情多了,想改变的也拦不住。

但大多数人,终究还是可以认清自己的定位和阶层,到时候是改变的多,还是认清自己的多。

另外就要结合政治教育了,不去教导,很多人对自己的定位是模糊的。

到农村,到城市,到边疆……每年组织到一些地方去了解了解,对下一代还是很有利的。

参加劳动,参加集体,参加国营,参加政务……多体验体验,这样的下一代,不会差。”

韦正道畅想了一下,感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