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939章 化敌为友大局为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鄂国公马进忠看了一眼来人,张口问道;

“汝家主人是何方神圣?”

还未等对方回答,站在马进忠身后的使者王忠却抢先一步说道:

“国公爷,他们是牟家人……”

来者正是奉了牟家的家主牟文绶之命,前来联络的牟大元,牟大元定睛一看,瞪着王忠的眼神简直就要喷火,嘴巴里恶狠狠地咬牙切齿地朝着王忠骂道:

“狗贼!你竟然也在这里?!”

王忠曾经在霍山应募牟家军的向导,却故意把牟家军带入到张光萃所设置的埋伏圈中,造成了牟家军将士的大量死伤,双方确实有着深深的仇怨。

马进忠听到王忠简单的表述以后,上前拉住牟大元的手说道:

“牟将军,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我知道这么说不合适更不公平,但是眼下蓼国公还在清军的重围之中,我们的正前方也有数万的清军封堵,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让我们暂时化敌为友,以大局为重吧。”

牟大元不置可否,回去向牟文绶报告了相关情况,牟文绶一锤定音,对王忠不再理会,按照马进忠所说的那样,率领牟家子弟兵重新走上战场。

此时的牟文绶已经五十五岁,看上去满头白发,脸上镌刻着深深的岁月烙印,但是眼眸之中却显得格外坚定。

牟文绶亲自来到石门会见了马进忠,双方进行会谈以后,牟文绶返回施州卫,利用早就准备好的船只,沿着清江东入长江,连下清军占领下的长阳和宜都二城,明将王允成也按照约定攻下了枝江城。

紧接着,以牟家军的牟登巍部为前导,强渡了长江,在长江北岸获得了稳固的支点,引导着后续的明军渡过长江。

清国总督罗绣锦急忙下令满洲将领喀喀木率领各部清军进行围堵,先期渡过长江的牟文绶,为了给后续的明军渡江赢得时间,率领本部人马迎战清将喀喀木。

但是因为牟文绶年老体衰,在激战之中不幸被清军所伤,后在亲侄子牟海锡率领的亲兵的拼死保护下,才侥幸逃下战场。

深受重伤的牟文绶没有办法再率兵出征,只能将牟家军交由次子牟国栋统帅,叮嘱牟国栋暂时听命于马进忠的领导,自己则在侄子牟海锡的护卫下回到了老家施州卫,并进入深山之中躲避起来。

从此以后,无论是牟国栋还是王忠,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表面上实现了和衷共济。

至大明永历四年、大清顺治七年二月二十日,凭借着马进忠优秀的指挥才能,通过运动战大范围转移,成功甩掉了清军咯咯木所部,明军得以进占到黄安和麻城一带,直接威胁到清军沈志祥所部的后路安全。

清将沈志祥急忙派人向罗绣锦请援,罗绣锦不得不派遣总兵官马蛟麟带兵数万,进攻马进忠所部侧翼。

明军主将马进忠以王进才所部向南暂时敌住清将马蛟麟所部的进攻,马进忠本人则是率领明军主力,围攻沈志祥所部的侧翼牛万才所部。

清将牛万才本身就是流民军将领出身,与马进忠算是同出陕西一脉,彼此都很熟悉,此刻看到前后都有明军来到,而本部在之前的战斗之中损失惨重,早就对沈志祥的指挥感到强烈不满的牛万才,在麾下部将马信、余芳和李进秀的支持下,选择了剪辫归明、改旗易帜。

正是因为牛万才的反水,另外一员清军绿营将领贾三省在接到张鹿安委派的使者贾三重的劝说下,选择了效仿牛万才反正。

贾三省得知汉中那边的家族人大部分都是在张鹿安的布局的“镇巴根据地”生活后,做的比牛万才更绝:

贾三省将所部清国安插的“沙子”全部斩杀,然后率领所部人马直接投降了张鹿安,并且寻机夺取了清国贮藏粮食和物资的重要据点麻城,彻底断了沈志祥所部的粮饷物资供给。

明将马进忠则是派遣王忠从小道北上告诉张鹿安,约定双方在二月最后一日,同时对沈志祥所部发动南北夹击。

面对着南北两路明军的虎视眈眈,清将沈志祥早就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意气风发,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感觉再度充斥着沈志祥的脑海里,秉持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沈志祥不顾清军统帅勒克德浑的严格军令,下令全军向南突围。

恰好此时,原本正在围攻清军独山阵地的明军将领于七所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经过一番残酷的拼杀以后,明军阵斩清军大将巴查雨和陶允宰以下数千人,牢牢占据了独山寨,打通了六安州和梅山之间的通道。

张鹿安对明军进行了轮换,以久战疲惫之师进入六安州城防守,以尚有余力的明军各部人马,调向南面,参加全力围剿沈志祥所部的军事行动之中。

至此,明军形成了合力,打的清军沈志祥部是溃不成军。

三月初五

负责殿后的清将沈永明和张彦洪二将率领清军骑兵与负责追击明军孟大河和于七所部大战于牛山河,经过一日的激战,清军全军覆没,包括沈永明和张彦洪在内的清军骑兵1100人全部战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