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都市侠之青铜短剑 > 都市游侠之青铜短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人影重重,鬼气森森的市场上,交易双方只看货不看人,以此得名“鬼市”。

而“鬼市”也因为有这些源源不断供货者才可以支撑起来。

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我从小就和父亲在潘家园民间古玩市场串来串去,经常淘到一些老货。

在父亲的引导下,让我小小年纪就知道很多古玩界交易的门道。

等我从懵懂状态步入少年,已经能渐渐看出哪些是真货,哪些是仿品,我在老爸的陪同下已经可以自己出手买到一些真货。

当同龄小孩还在瞎玩瞎闹时,我已经对捡漏兴致昂然。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和父亲逛“鬼市”的场景。

凌晨4点钟左右,潘家园市场门口已经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物品的纸箱子,顾客们开着车、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人群嘈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

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开始了摆货、看货,询价和讨价还价。

嘈杂之声四起,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我之所以喜欢逛“鬼市”,是因为只有“鬼市”才会像文学和艺术作品里面描述的古代江湖一样,到处弥漫着诡诈和欺骗。

02“鬼市”规矩不寻常

在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有着一种符合现代思维和逻辑运转的规律,它遵循着诚信的原则,才能正常运转下去,否则,经济运行则寸步难行。

而老爸告诉我“鬼市”的墙内,运行着与外界完全不同的规矩。

只有“鬼市”的墙内,各种假货可以当真品卖。

各种赝品经过包装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成真品,不讲诚信,各种诈术可以堂而皇之施展。

在这个市场的墙内,被骗和捡漏,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捡漏所考验的就是每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对本行业的了解和眼力。

可以这样说,老爸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老爸还我让知道,鬼市上真正的好东西全在凌晨开市之初的个把小时‘露脸儿’。

这就是所谓‘行家看门道,淘宝要赶早’说法的缘由。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乘着和煦的春风,很快到达潘家园“鬼市”。

进入“鬼市”我漫无目标地闲逛,不一会儿就把摊位全都‘扫儿’了一遍。

我没有看上一件入眼的物件,于是非常扫兴地离开潘家园古玩市场的“鬼市”准备回家。

走出潘家园古玩市场院墙不远,走着走着,天光已经大亮,太阳还没有现身,面前的各种景物全都清晰可见。

今天走出“鬼市”的院墙,我就感到有些怪异,似乎有一股无形之力引导着我没有从原路回家,而是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忽闻路边枝叶哗哗有声,但觉一阵暖风拂面,吹得身侧的柳枝摇曳不停;

吹得我浑身上下异常舒服。

我看到逢春的柳枝已有绿芽,不禁想起唐代着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的七绝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正沉浸在贺知章的诗意里,就听到前方有人用河南口音的普通话吆喝道:“瞧一瞧,看一看呐,村里收的旧物件呀。”

我抬头望去,一个连影子都没有的骨瘦如柴的中年汉子,蹲在一棵没有影子的奇形怪状的枯树旁边,我似乎正走在中国传统枯笔画里。

在中年汉子面前的地上,放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蓝布包袱,包袱掀开一角,露出几件同样没有影子,散乱的青铜器皿。

我向这堆青铜器皿扫了一下,正好一阵微风刮过吹开包袱盖在青铜器皿上的一角,露出半截青铜短剑的手柄。

我立即被青铜短剑手柄上的古朴花纹吸引住,它似乎是个老的物件!

我的心动了一下,因为,我知道要用满意的价格,拿到这柄青铜短剑;

肯定要大费周章。

我的目光没有在青铜短剑上停留立即看向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服装,一个破草帽下一对小眼睛被遮住,只露出满脸饱经风霜的褶子。

微微隆起的后背、交叉在胸前的双臂与微微弯曲的罗锅腿形成一组符号般的曲线,传递出这是一个刚进京城憨厚老实的乡巴佬。

我来到包袱面前,没有急于伸手去拿青铜短剑。

却假装出什么也不懂的样子站在那里,眼睛在青铜器皿上扫来扫去,好像看什么都新鲜。

我边看边学着中年汉子的河南口音普通话问:“老哥,这些物件,从何处来?

是真的吗?”

中年汉子真挚地看着我,用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说:“小哥,我保证这些都是旧物件。

这些东西都是我用小推车,装着粮食和其他日常用品走乡串户,在人们不愿意去的偏远山村跟老乡换的旧货。”

我瞥了满脸真挚的中年汉子一眼说:“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