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气喘吁吁,额头满是汗珠,声音带着几分惊恐地说道:“不好了,圣子大人!青州渠帅李华被捕,正在被秘密押往冀州!”
听到这个消息,武文彬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什么!”
当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时,武文彬犹如遭受晴天霹雳一般,整个人都呆住了,手中的书卷 “啪” 的一声掉落在地。
他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得知李华莫名地消失不见了,当时大家都猜测李华可能已经遭遇不测身亡,又或者是贪生怕死选择向敌人投降。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们才迫不得已提前采取行动,迅速攻占下了巨鹿郡,以此来防患于未然。
倘若李华真的不幸离世,那么有关他的消息被泄露出去的风险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许多。
因为太平道原本约定好的起事时间,除了少数几个位高权重、声名远扬的大方渠帅以及张角的得意弟子们知晓确切日期之外,其他人对此都是一无所知。
然而,如果李华并未丧命而是被敌军所俘虏,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想要将这个消息彻底封锁住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武文彬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他深知李华一旦招供,太平道将面临灭顶之灾,他的心血将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武文彬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着各种可能性。
他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时而停下,时而又继续走动。
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希望李华能够坚守秘密,凭借着对太平道的忠诚和坚定的意志抵御住敌军的威逼利诱;
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在敌军的严刑拷打下屈服,毕竟人的意志在残酷的折磨面前有时是如此的脆弱。
片刻之后,他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似的,下意识地开口问道:“这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
站在一旁的那名教众见状,赶忙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禀报圣子大人,传递此消息的那位兄弟不仅带来了口信,而且还随身携带着一封信函,说是务必要呈交给大贤良师亲自开启阅览才行。”
说完,这名教众便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火漆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件,毕恭毕敬地递给了武文彬。
如今,太平道教内的众多教徒基本上都已清楚了解到武文彬即将迎娶大贤良师的爱女张宁这件事,因此在他们看来,把这封信交予武文彬与直接转交给张角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武文彬小心翼翼地接过信件后,并未急着拆开一探究竟。
他面色凝重地挥挥手,示意那名送来信件的教众先行退下。
待那教众离开之后,武文彬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澜。
他深知这封信的重要性,它可能承载着太平道的命运。
然后转过身来,迈着大步流星般的步伐直奔张角的府邸而去。
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应对之策,试图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找到一丝生机,他想起了曾经在《天龙八部》世界中面对的种种困境,那些经历让他明白,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保持冷静。
不一会儿功夫,他便来到了太平道的总舵 —— 曾经的巨鹿郡太守府门前。
这座府邸如今虽已易主,但依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高大的朱漆大门,威严的石狮,无不彰显着曾经的地位。
武文彬一路疾行,脚步匆匆,对沿途遇到的无论是守卫还是下人都视若无睹。
那些人见他如此匆忙,纷纷恭敬地向他行礼,并齐声高呼:“圣子大人安好!”
然而此刻事态紧迫,武文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礼节性的问候,只是略微点了点头,便继续埋头赶路,径直朝里间奔去。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将这个消息告知张角,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没过多久,武文彬终于抵达了张角所在之地。
只见张角正端坐在一张雕花檀木椅上,手中拿着一卷古籍,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他身着道袍,神色平静,却又隐隐透露出一丝忧虑。
武文彬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上前几步,双手将信件毕恭毕敬地呈递给张角,并急切地道:“师父,此信乃是从青州火速传回来的消息,信上说李华已然被捕,目前正被秘密押送前往冀州刺史府。徒儿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故特此前来禀报,请师父您亲自开启阅览!”
听闻此言,张角原本微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他不敢掉以轻心,赶忙放下手中的古籍,伸手接过武文彬递来的信件。
接着,他当着武文彬的面迅速将信封撕开,展开信纸,一目十行地浏览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张角的眉头逐渐紧紧皱起,脸色也变得愈发阴沉。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