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角幸运地得到了武文彬这样一位智谋超群的弟子兼未来的女婿相助。
有了武文彬在身边为其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张角突然感觉到自己距离实现那个伟大目标似乎不再那么遥远了。
想到这里,张角激动得情不自禁地将双手用力一拍,口中高声喊道:
“彩!为师如今有文彬你从旁协助,真可谓是如虎添翼啊!从今往后,所有事宜均依照文彬你的计策执行,无论你提出何种要求或建议,为师都会毫不犹豫地全力支持你!”
他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仿佛看到了太平道在武文彬的帮助下,推翻汉朝,建立一个全新的太平盛世,百姓们安居乐业,再无苛捐杂税,再无压迫剥削。
看到张角如此这般表现,武文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和喜悦之情。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张角能够虚心听取并采纳自己所提出的建议,这一点已然超越了众多农民军起义的首领。
要知道,在这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时代里,领导者能否广纳良言往往决定着整个团队的兴衰成败。
倘若张角一意孤行,对他人的意见置若罔闻,那么即便是足智多谋如武文彬者,恐怕也是无计可施。
武文彬深知自己的价值,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决心不辜负张角的信任,带领太平道走向辉煌。
值得庆贺的是,如今的情况并非如此糟糕。
身处这个被称为高武版的三国世界之中,武文彬深知自身的战斗力尚显不足。
面对那些拥有惊世骇俗战力且名垂青史的名将谋臣们,他着实难以与之抗衡。
若是贸然脱离张角这位强大的战力庇护,仅凭武文彬一己之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势力,并妄图推翻大汉王朝进而自立为王,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距离死亡深渊也仅有咫尺之遥。
毫不夸张地说,哪怕只是朝廷随意派遣出一名顶尖级别的武将前来征讨,武文彬恐怕都会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必须借助张角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不过好在目前的形势对于武文彬而言还算有利,因为通过协助张角不断扩张其实力范围,实际上也就等同于在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更何况,张角早已应允将其爱女张宁许配给武文彬。
如此一来,待到日后时机成熟之际,张角名下的全部家业自然而然便会落入武文彬手中。
每每念及此处,武文彬的嘴角便会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而又豪迈的笑容,心中更是豪情万丈,仿佛已能预见自己功成名就之时的辉煌景象。
于是乎,他按捺不住内心激动,连忙拱手向张角进言道:“师父,依弟子之见,此刻时不我待,应当速速集结大军,一举攻入那刺史府!”
张角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重重地点头:“好!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文彬,这调兵遣将之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一定要抢在李华被押送至冀州刺史府之前,将他救回来!”
武文彬领命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军事行动。
他先是召集了太平道中最为精锐的将领,在议事厅中展开了一场紧张而激烈的讨论。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领们的身影在光影中晃动,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诸位,此次任务关乎我太平道生死存亡。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最为周全的营救计划。”
武文彬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据可靠消息,李华被押送的队伍,会途经清风岭。此地地势险要,山路崎岖,两侧山壁陡峭,中间的道路狭窄蜿蜒,是我们设伏的绝佳地点。”
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站起身来,抱拳行礼,声若洪钟:
“圣子大人,末将愿率先锋部队,在清风岭山口堵住敌军去路,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末将定当身先士卒,绝不退缩!”
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带着一股无畏的气势,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刃,随时准备撕开敌人的防线。
武文彬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
“此计可行,但敌军必定有所防备。你率先锋部队吸引敌军主力后,务必坚守阵地,不可贸然出击。我会安排精锐弓箭手在两侧山壁设伏,他们皆配备强弓利箭,箭尖淬有剧毒。待敌军进入包围圈,万箭齐发,打乱他们的阵脚。弓箭手们务必隐藏好身形,利用山壁的岩石和树木作为掩护,在最佳时机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随后,又有将领提出担忧:
“若是敌军得知我们设伏,绕道而行,又该如何是好?”
武文彬微微一笑,似乎早有预料:
“我们早已安排了暗哨,这些暗哨皆是轻功卓绝之辈,他们隐匿在山林之间,密切监视敌军动向。一旦发现敌军有绕道迹象,我们便在他们必经的另一条小道上布置陷阱,那些陷阱会用尖刺和绳索制成,尖刺深埋于地下,绳索则横跨道路,马匹一旦踏入便会受惊失控,摔落于地,迫使他们重回清风岭路线。同时,安排小股部队在旁骚扰,这小股部队机动性强,擅长游击战术,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偷袭敌军侧翼和后方,让敌军不得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