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此去安都两万里 > 第445章 十五日兵过九阳 弃二地渡江南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5章 十五日兵过九阳 弃二地渡江南下

十日后,汉军又一次如潮水般退去,然齐军营寨内已经是箭矢将尽,士卒死伤惨重。

军营外,站在九阳山军寨某处高坡上的齐梁,远远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汉军营地的动静。

见汉军战意不减,攻城所有器械大多已经运到营寨内。齐梁紧紧皱起眉头,心情沉重无比。而在他身边的徐纵、曹卿同样面色凝重,忧心忡忡。

“汉军势大,如泰山压卵之势,我军兵力匮乏、防守军械将要耗尽,恐难持久抵御啊!”徐纵满脸忧虑地说道。

齐梁朝众人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所言,然后语气沉重地说道:“徐将军所言甚是,然,九阳山作为昌州以北最后的壁垒防线,在大将军准备好之前,无论如何也要坚守住此地。传我命令,全军上下连夜加强戒备防御工事,把能用的东西全部摆到阵前,绝不可让汉军攻陷这山寨半步!”

曹卿亦随声附和道:“齐将军说的一点也没错,汉军攻势如此猛烈,咱们唯有死战到底方可存一线生机。而且只要能保住九阳山不沦陷敌手,那么咱们便有翻盘逆袭之机。”

……

然此时此刻,在汉军营地里,沐君封正稳稳当当坐在主帅营帐内,倾听着各方将领所呈报上来的军情战报。

扶余、徐宁等诸位将军依次走上前来详细禀报当前战局状况,尽管他们面容尽显疲态倦容,但眼眸中仍旧流露出昂扬战意。

“大将军,齐军据险固守滴水不漏,敌将徐纵、曹卿、李玄贞等人更是难缠得紧,我军已连续数日猛攻猛打,付出惨痛代价,依然无法撕开他们的防线缺口。”扶余声音低沉地汇报道。

沐君封眉头一皱,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将军,这齐军确实要比咱们想象的要顽强许多。但是齐军越是如此不惜血本的防守,越是暴露出昌州城内齐军并未做好迎战我军的准备。

诸位,这九阳山的齐军虽然防守严密,但其兵力不足,只要我们整合兵力持续进攻,必定能够破其防线。传令下去,今日加餐,全军休整一日,待到明日辰时,都把攻城器械拉上去,全军继续进攻,砸也得砸开齐军那个龟壳子!”

众将齐齐保证道:“大将军放心,明日日落前,大汉赤龙旗一定飘扬在九阳山上!”

沐君封:“好,愿我大汉武运昌隆!”

……

汉军休整一日后,于次日再次发起猛攻九阳山下,汉军的主力犹如钢铁长城,排列森严。数十架投石车缓缓前行,一字排开,辅兵将投石车物资全部排开,随时准备对营寨内的齐军进行投石打击。

军阵中那些重弩更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弓弦紧绷,箭矢如林,静待一声令下,便可万箭齐发。

今日进攻的主力,先登营、重甲士、红翎卫、披甲卒、第一团等数支精锐军卒,已经按照部署,依次排列在阵前。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手中的兵器更是锋芒毕露,战场上瞬间充满了肃杀之气。

战鼓擂动,震天动地。随着沐君封一声令下,汉军精锐如同猛虎下山,向九阳山军寨中的齐军发起了冲锋。巨石砸向齐军山寨,溅起一片片尘土,重弩上那些特制箭矢齐齐向上射去,或是射在齐军寨墙上,或是洞穿无数齐军军卒身躯。

在重弩、投石的掩护下,汉军前部逐渐抵近齐军寨墙。

齐军大将徐纵、曹卿、李玄贞纷纷引着亲军抵达寨墙上,望着汉军逐渐逼近。李玄贞更是身先士卒,张弓搭箭,与百步距离一箭将为首的掌起兵卒当场射杀。

众齐军见状士气大振,待汉军抵近纷纷张弓搭箭、投石而下,全力阻击汉军。

不多时,两军便已抵近厮杀,战况十分惨烈。交战多时,齐军虽然殊死相抗,但在汉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依然显得力不从心。战事惨烈异常,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汉军终于攻破了寨墙,冲入了寨内。饶是勇武如李玄贞、徐纵、曹卿等,面对汉军战兵的猛烈攻势,也是只能退入寨内坚守、周旋、伺机退敌。

军寨内,汉军兵卒悍不畏死,纷纷持刀向前猛攻、与齐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每一刀都充满了生死较量的残酷。

战况更加惨烈、汉军将士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齐军将士则顽强抵抗,死战不退。两军将士在九阳山营寨内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

傍晚时分,汉军大将徐宁麾下杨刻的先登营突然发起猛攻。先登营将士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势如破竹。在杨刻的引领下,他们接连撕破齐军防线,更是凭借手中短弩急速射将李玄贞所部击退,更是射伤李玄贞左臂,汉军将士们勇猛无畏,齐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日暮时分汉军主力精锐破营而入。

齐梁、徐纵、曹卿等人见汉军破营而入,心知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全军撤退。齐军将士虽然心有不甘,但在三位大将的命令下,也不得不放弃九阳山,引军败退。

日暮时分,九阳山上已经如战前诸位将军保证的一般,军寨中插上了汉军赤红色的龙旗。那旗帜在晚风中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似乎在宣告着汉军的胜利。而九阳山下,汉军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汉军攻占了九阳山后,沐君封下令全军休整两日,然后再次兴军南下,围攻昌州。然而,当他们抵达昌州时,却发现齐军已经撤退。

原来,自齐梁等人败退回城后,驻守在昌州的齐军大将军凌青认为汉军势大,昌州独木难支,与众将商议后,决定渡江南下退守怀州。

“诸位将军,汉军势大直奔昌州而来,如今修水一带已经被汉军占据,我等无暇分兵击退汉军收复失地。

故此,本将以为应当趁着鹿山城仍在西军手中时,令驻守宜都的李贺将军所部一万余兵马放弃宜都,向东南撤军,而后会合鹿山城西军兵马整军经过昌平原,赶赴玉关并入关聪将军麾下,阻挡汉军偏师。

至于这昌州城已成江北孤城、守之毫无意义,故此本将以为当放弃昌州,全军南下至怀州,在鱼尾渡、湖口等地屯兵备战,依托齐江、澜水、玉湖为天险,水师沿江巡视,方可独挡汉军南下,为我军赢得喘息之机,便于日后整军再战。

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