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此去安都两万里 > 第449章 定奇计奔袭百里 合谋设伏乌江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9章 定奇计奔袭百里 合谋设伏乌江渡

甘溪城

自陈颂、句盛二人见面后,随即进入城中,详细商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城主府内,二人在得知大将军正在猛攻九阳山的消息后,陈颂沉思片刻,断定齐军定然兵败如山倒。陈颂分析道:“九阳山地形虽然险要,然,齐军青丘大败之后士气低沉,可用之兵捉襟见肘。咱们大将军亲征,齐军必败无疑。

凌青绝不会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应会撤军南下渡过齐江、澜水抵达玉湖沿岸重镇怀州,如此便可依托齐江天险布置防线,休养生息,以图大事。

句兄,某认为这杨济道必然不愿前往怀州,应会领着本部兵马撤回陵城,重整军队。以谷关、玉关、齐江上游三处为防线支点,以陵城为中心,又有驻扎在成宁、安庆的贾思明所部为后盾,再与我大汉纠缠。”

句盛闻言便猜测到陈颂所言到底为何意,而后试探性的问道:“陈大都督莫不是想让这杨济道回不到陵城?”

陈颂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句兄请看杨济道返回陵城定然心切势必会从齐江上游返回陵城。但此二人有兵十分谨慎且不按照常理出牌,若是想让其放松警惕,我等还需选择一处绝佳的埋伏之地。”

二人在舆图上寻找一同,几经思索,句盛建议道:“不如飞鸽传书告知大将军我等计划,请大将军派出精骑追赶杨济道残部,让其疲于奔命。为避免我军精骑追赶杨济道定然选择河网密布之地行走。”

陈颂闻言点头附和:“确实如此,杨济道毕竟是本土作战,熟知地势,为保全兵力撤退,其极有可能率军从乌江渡口过江。我等可趁此机会,奔袭数百里,在乌江渡口埋伏,一举歼灭其残军。”

句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赞同道:“大都督所言极是。杨济道败逃,必走乌江渡口。我等可在此设伏,定能将其一网打尽。但是这乌江渡口离着此处尚有数百里,难保我军踪迹不会被齐军发现。该当如何?”

陈颂闻言思索道:“如今我军三面围攻,西军境内兵力基本都已抽调到边境一带,想必在这西军腹地反而没有多少兵马,咱们挑选精锐,昼伏夜出,隐藏踪迹,并以精锐一千人换上齐军军卒甲胄,分散在大军四周,若是周遭百姓、治安兵不巧撞见也不会有疑心。”

句盛闻言亦是同意,二人随即差人拟出密信,将此事禀报大将军沐君封处。办完此事,句盛与陈颂在甘溪城内的议事厅中仓促吃些饭食之后,便再度起身,只见两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摊开的地图上,上面标注着参赞们推演分析后的乌江渡口的详细地形和可能的西军行军路线。

陈颂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分析道:“杨济道败逃,必然心慌意乱,急于逃回陵城。乌江渡口是他必经之路,且距离陵城不过五十余里,西军将校军卒行至此处时,定然会心生懈怠,疏于防备。我们可在此设伏,利用地形优势,打他个措手不及。”

句盛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补充道:“我们需派出精兵强将,提前埋伏在渡口北岸的密林之中。待杨济道率军渡过江心时,突然发动袭击,断其前后之路,使其陷入绝境。”

陈颂沉思片刻,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准备足够的船只,一旦战斗打响,便迅速渡江追击,确保不留一个活口。”

句盛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大都督考虑周全,此计甚妙。不过,我们还需注意保密,将甘溪城全面戒严,一只鸟也不能放出去。不能让杨济道提前得知我们的计划。”

一个时辰内,两人又详细讨论了伏击的具体细节,包括兵力部署、信号传递、战斗指挥等方方面面。他们知道,此次伏击行动事关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

最后,陈颂拍板决定:“你我兵马合计共有一万三千余,此地留守两千兵马,等候平乐兵马来援,就由句兄率领五千精兵,先行前往乌江渡口北岸埋伏。我则率领剩余兵马,随后赶到。你我无需太过接近乌江渡口,只需派出小姑兵马抵近侦查,一旦西军开始行动,我会以火箭为号,通知你发动攻击。届时咱们两面夹攻,必然大破西军,生擒杨济道。”

句盛站起身,拱手道:“大都督放心,我必定不负所托,成功伏击杨济道残军!”

陈颂也站起身,两人难掩心中激动,随即朗声大笑。

……

九阳山下 汉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陈颂的飞鸽传书整齐的摆在汉军大将军沐君封的案头。沐君封展开信笺,笔迹如剑,气吞山河。只见陈颂写道:“末将、弟子颂飞书拜上大将军。今吾部已翻山越岭,出其不意偷袭甘溪,与句盛部合兵一处,士气如虹。吾等计划百里奔袭乌江渡口,以埋伏之策待杨济道残军。然此战凶险,一来恐杨济道另寻别处,二来担忧此战杨济道麾下将领悍勇,吾等兵力不足,恳请大将军速派精骑驰援,共诛敌军,以定敌境。”

沐君封览毕,眼中精光一闪,放声大笑。随即拍案而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好个陈颂,果真是智勇双全!竟然敢翻越那云端山脉,偷袭拿下甘溪。今与句盛合谋想出这奔袭埋伏之计。

此计虽妙、但也是颇为弄险,若是能成,杨济道怕是也想不到汉军从何处而来,竟能想到在乌江渡口设伏,真乃出奇制胜之招!”

沐君封赞许之情溢于言表,又自语道:“我汉军有此良将,后继有人,何愁陛下大业不定!”

言罢,沐君封立即下令,召集军中车骑将军昭苏、尉迟驰、苏洵、沐白等人,以及刚刚攻下鹿山城回师的严武。

众将闻令而至,见大将军满面红光,已知有大事发生。沐君封沉声道:“今陈颂将军已成功偷袭甘溪,并计划与句盛合兵一处,奔袭乌江渡口,伏击杨济道残军。此战关系重大,我欲派出精锐骁骑八千,星夜兼程,一来驱赶杨济道所部南奔,二来驰援陈颂,共破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