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此去安都两万里 > 第453章 伤重昏迷李玄贞 杨济道蛮横求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3章 伤重昏迷李玄贞 杨济道蛮横求医

且说李玄贞纵马于断桥处一跃落入战船中,其身影在夕阳下衬的英勇无比。

甲板上李玄贞勒马挥手,长枪对着岸边止步的汉军精骑、大喝一声:“呔!昭苏老儿!你等就送到此吧!”

昭苏嘴角一抽,咬牙切齿怒斥道:“小崽子!你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西军的地盘老子要定了!天帝爷也留不住!我说的!”

然,西军水师战船逐渐远去,消失在岸边众汉军视线内。

战船上,杨潇快步走来、朝着李玄贞便是一拳轻轻的碰在其胸甲上:“玄贞哥儿!牛13!这都能杀出来。”

岂料李玄贞一口鲜血喷出,惊的杨潇语无伦次:“我…这个……不是我捶的!我没用力气!”

李玄贞整个人如脱力一般向后躺了下去,手中云泉银枪咣当一声砸落地上。众人赶紧上前扶住李玄贞,又是掐人中又是找医官,十分着急。

李玄贞强行打起精神,将怀中贴身带着的一枚玄血丹赶紧咽了下去,而后,便晕了过去。

……

李玄贞成功逃出包围圈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西军船队,西军将士们欢呼雀跃,他们高呼李玄贞的姓名,十分自豪。而收兵北撤的汉军将士们则气愤不已,跑了杨济道不说,生擒李玄贞也没能成功,参战的众将军感到十分遗憾、万分愤怒。

在西军各部将校军卒下船之后,杨济道安排水师在沿江水寨布置防线,令杨延引着麾下众多兵卒先行出发前往陵城。

待众人走后,杨潇从水师营寨中搞来运粮马车将其稍作布置之后来到渡口。

“你们几个小心些,慢点抬、轻轻地放。”杨潇站在渡口处指挥着。

只见数名壮硕军卒缓缓抬着用长矛、军旗改装的简易担架将昏迷的李玄贞抬下战船。

杨济道安排完军务之后也是快马赶来,见李玄贞躺在马车上昏迷不醒的样子十分担忧:“医官何在?李将军伤势如何?”

数名医官齐齐上前解释道:“将军,李将军受伤颇重,浑身上下受创伤十三处,其内伤更为严重,但奇怪的是李将军如此伤势,脉象虽然凶险,但其中带有一股平稳中和。怪哉怪哉。”

杨济道不耐烦道:“什么原因本将不问,只给你们下个死命令,不惜代价救活李将军!活了,你们有功,不然,你们……哼!”

数名医官赶紧分辨道:“将军,军营之中条件艰苦,且我等医术有限,还请将军快些回到陵城,去请坐镇济安堂的前国医念老先生。如此方可保李将军醒后,无暗伤存于体内。”

杨济道随即说道:“此处离陵城不过六十里,那念老头脾气古怪,一般人也是请不动他。杨潇,令你带着李玄贞慢行,本将亲自走一遭,先把那念老头请来。”

“诺!”

杨济道引着一彪亲卫打马便走,直奔陵城。

……

陵城 东一街巷

此间实为陵城这座古都城东最为繁华之处,往来于此的市井百姓不知几何。在街巷尽头拐角处有一座占地颇大的楼宇,十分古朴,上书‘济安堂’。

在济安堂内,一缕药香萦绕,国医念老先生正专心致志地为一名病患搭脉。他白发苍苍,眼中闪烁着深邃的智慧,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忽然,门外马蹄声急促,打破了堂内的宁静。只见西军主将杨济道一身战甲衣袍上沾染着斑斑血迹疾驰而来,未等马匹停稳便翻身下马,直闯堂内。

“念老先生,求您速速随我去救治我军大将李玄贞!”杨济道声音焦急,却难掩其霸气。

念老先生眉头一皱,抬起头来,眼神中满是不悦:“杨将军,济安堂有济安堂的规矩,岂容你如此横冲直撞?”

杨济道一怔,随即拱手道:“念老先生,在下爱将心切、确有冒犯之处,但玄贞小子伤势严重,性命攸关,还请您随我前去。”

念老先生冷哼一声,拂袖道:“玄贞那小子英勇善战,老夫自然是识得。但老朽也有老朽的规矩,此处疾患如此之多,待老夫诊治完毕便随你前去。”

杨济道闻言,心中焦急,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苦苦哀求:“念老先生,李将军乃我军支柱、况且如此年轻,他若有个三长两短,实在是西军巨大损失。还请老先生以大局为重,救玄贞小子一命!”

念老先生却是面无表情,不为所动。杨济道见状,心中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等待片刻后,见门外疾患竟如此之多,心中恶向胆边生。随即吩咐手下士卒上前,将念老先生强行架上马车,杨济道抄起出诊所用的药箱丝毫不顾马车内那念老先生的责骂,策马扬鞭,朝着城外飞驰而去。

……

陵城外荒野

念老先生被杨济道一路绑在马车上,车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般,愤懑而混乱。老先生不停地嘟囔着,声音中满是怒气:“杨济道,你这莽夫,怎可如此对待我这把老骨头!以后你受伤了别想找老夫诊治!”

一路奔波,马车终于停在了西军大营前,只见营中遍地都是伤兵,哀嚎声此起彼伏。念老先生虽心中愤懑,但看到这满营的伤兵,他的眼神却不禁柔和了几分。

此时,郭少恪等一众亲卫见杨济道带着念老先生前来,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一拥而上,齐齐下跪:“求老先生救救俺们将军!”众军卒焦急万分、声音中充满了恳求与期盼。

念老先生见状,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轻叹一声,走下马车,看着跪在面前的众人,沉声道:“罢了,罢了,老夫我也不是铁石心肠。”他转头看向杨济道,眼中带着一丝责备:“杨将军,希望你下次能尊重些我这把老骨头!”

杨济道见念老先生终于肯出手相救,心中一喜,连忙拱手道:“是,是,是,多谢老先生宽恕在下。请老先生放心,在下日后定当谨记,绝不会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