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此去安都两万里 > 第461章 汉军血战三月余 城头染血不得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1章 汉军血战三月余 城头染血不得进

陵城城头上,战鼓声毫不示弱。

西军主将杨济道神色如常、不见喜怒,一手按在佩剑上凝视城外如潮水一般涌来的汉军。

“将军!汉军抵近城墙一百三十步!”

“嗯,传令各部登城。”

……

“将军,一百步了!”

“鸣号,各军预备,重弩激发!”

“诺!”

呜呜呜的号角声吹响,城头上无数架重弩接连掀开蒙皮架子,军卒赶忙上弦、瞄准城外汉军军阵。

“预备!三连急速射!”

“放!”一声大吼,数千道特制箭矢如惊雷一般迅速离弦,朝着城外汉军军阵飞去。

电光火石之间,重弩箭矢便已经射到汉军军阵之中,无数兵卒瞬间惨死,伤者哀嚎不断。

“抵近,速击!”汉军各部将校发号施令,辅兵们迅速有序用沙土袋阻断护城河,木板随即铺上,未废多少时间,便弄出数条道路。汉军战兵随即跟上,云梯、冲车贴近城墙。

面对汉军的猛烈攻势,陵城的守军也毫不示弱。杨济道下令城上守军弯弓搭箭,朝着城外攒射。

汉军军卒推着云梯靠在城墙上,数不清的汉卒随即手持刀盾,向上攀登。城上的西军兵卒见状随即将城上预备着的雷石滚木接连砸下。

战场上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两支军队在城下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箭矢如雨,投石如雹,城墙之上硝烟弥漫,战鼓震天。守军们奋力抵抗着汉军的攻击,而汉军则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和精良的攻城器械,不断向城墙发起冲击。

在这场惨烈的攻防战中,无数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但无论是汉军还是西军,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为了各自的国家、荣誉和尊严,都在拼尽全力地战斗着。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陵城依然屹立不倒。临近日暮,汉军收兵的号角声吹响。杨济道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汉军,颇为无奈的说着:“没想到这沐君封攻势竟然如此猛烈,若非老子早有准备,怕是被你大哥措手不及。”

“将军,您下去休息吧,此处有弟兄们再次巡视当是无碍。”军中将校劝道。

然杨济道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汉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必须想出更加有效的战术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而他作为主将,时刻不能放松,不可让那沐君封寻到机会,如此才能抵御汉军的攻击。

……

大汉 建始十五年秋 陵城

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如刀割般掠过陵城的城墙。城头上,西军主将杨济道身着一身早已磨损的铠甲,面色凝重,双眼中流露出一股疲惫。杨济道的目光越过城墙,投向远方那连绵不绝的汉军大营,那里火光闪烁,人声鼎沸,仿佛一头即将噬人巨兽。

在这三个月的围城中,陵城如同孤岛一般孤立无援。城内的物资日渐匮乏,士兵们的士气也在逐渐消磨。然而,杨济道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杨济道心中知晓作为大齐的将军,必须肩负起守城的重任,直到最后一刻;然而作为西军的主将,自己则是愧对这些老弟兄们。

……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汉军大营内,心思缜密的沐君封端坐于帅帐之中,面色沉凝。内心深知,这场围城之战非一朝一夕可决胜负,因此他采用了围三缺一的战术,试图让西军放松警惕。同时,他不断派出细作探听城内消息,寻找破城的良机。

某日深夜,夜色如墨,浓云遮蔽了月光。沐君封派遣一支兵马趁夜出营。细细看去正是徐宁、陈颂等人率领的汉军精锐部队,如同鬼魅一般悄然接近了陵城。众军卒身着黑衣轻甲,脸上涂抹着黑色的油彩,只露出一双闪烁着杀意的眼睛。众军卒手中握着锋利的刀剑,准备着给守军一个致命的打击。

然而,就在汉军众人即将攀上城墙的时候,城头上的西军突然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一时间,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示警的号角声响起,四周守军急忙赶来支援。汉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他们在黑暗中四处奔逃,寻找着躲避箭矢的掩体。

徐宁和陈颂见势不妙,急忙下令撤退。然而,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却遭到了城内守军的猛烈追击,两军在城头上展开一场血战。刀光剑影在夜色中闪烁,呐喊声在夜空中回荡。汉军虽然勇猛,但在杨济道的精心部署下,西军守军依托地利之便,给汉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徐宁在激战中负伤,被迫率部撤退。

沐君封得知夜袭失败后,并未在意。他心中明白,这杨济道狡猾的很,要想攻破陵城,没那么容易。

……

某日,公孙止入帐来报,向沐君封献策道:“将军,末将以为咱们不如挖地道进城,从内部发起攻击。”沐君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计策。他立即下令公孙止负责地道挖掘工作,并调集大量兵力支援。

然而,心思缜密的杨济道却早已察觉到了汉军的意图。早早就下令城内工匠在城墙下布置了数百口大水缸,这些水缸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监听网络。一旦地道挖掘到城墙下,水缸便会因震动而发出声响,从而被守军发现。

地道挖掘的过程异常艰难,汉军士兵们在地下挖掘时,面对坚硬的土壤和岩石、狭小的环境感到十分难受。数日后,汉军地道已经完成七七八八。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挖到城墙下的时候,西军的水缸中水纹波动频繁,西军军卒随即吹响号角,号角声迅速传遍了整个陵城,杨济道立即察觉到了异常。

杨济道亲自前来查看之后,嘿嘿一笑,立即下令精锐力量设下埋伏。当汉军从地道中涌出时,迎接他们的是早已准备好的西军守军。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猝不及防的汉军士兵们在地道中无处可逃,只能拼死抵抗。经过一番激战,汉军无奈败退,将地道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