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鉴宝秘术 > 第二五七九章 油渍也能当证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五七九章 油渍也能当证据

听到这里,聂震皱眉道:“兄弟,这郑板桥那么出名,怎么他的画儿感觉价格都不是特别高啊,组多的也才一千多万?”

张天元叹了口气道:“这还不是被赝品伪作给害的。”

郑板桥的书法伪作,国内拍场比比皆是,主要是大字联、自作诗两类,拍价在几万元至十多万元不等,时有高价出现。

正因为造假者众多,导致郑板桥书法市场价位在低位徘徊,甚至比不上近现代的一些书法名家。

其实,板桥的书法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从他30岁所写的小楷《范质诗》轴中不难一窥。

他的“六分半书”独创自家之体,大小、长短、正斜、方圆、肥瘦、疏密都处理得十分自然,造假者之临仿每每失于狂怪造作。

近几年来,拍场上郑板桥的书画伪作数量只增未减,有些还打着著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

在张天元看来,鉴别郑板桥书画,藏家应多观真迹,体会郑板桥书画“瘦硬峻峭”的特点。

郑板桥画的《竹石图》真迹,每每构图严谨,题书讲究,无论竹石,均显瘦硬之神,得峻峭之妙。

正如郑板桥在一幅竹画中所题“一团劲悍气,一团倔强意”,贵在“劲悍”二字。

同时,对其书法特别是款书应多加研究,了解熟悉其众多真迹不同时期、不同款书的写法,对鉴别画作真伪也甚为紧要。

毕竟融篆隶楷行于一体,处处透着“兰笔竹韵”的“板桥体”,绝不是造假者能轻易仿造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