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阳开设这么一个选修课,肯定能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最主要的是,陈阳目前在学校人气很高,到时候愿意去听课的学生不会少。
陈阳认真聆听,记在心里:“师父,我会把握好教学进度。每节课聚焦一两个重点问题,深入剖析,让学生吃透。另外,我还打算邀请其他科室的专家来分享他们的临床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吴耀林拍了拍陈阳的肩膀:“你考虑得很周全。这门课一旦开起来,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对了,教材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陈阳思索片刻:“我不打算采用传统教材,而是编写一套适合这门课程的讲义。讲义内容以案例为核心,穿插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治疗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理论知识。”
吴耀林点头表示赞同:“这样更贴合课程特点。编写讲义时,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了,教学评估环节,你打算怎么设计?”
陈阳略作思考,说道:“我想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还增加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病例分析报告等评估项目。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吴耀林对陈阳的想法十分满意:“你对教学的规划很清晰,看来是下了不少功夫。这门课要是顺利开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对中医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开课之前,你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陈阳郑重地点头:“师父,我明白。我会全力以赴,争取把这门课开好。对了,我还想请师父在百忙之中,帮我审阅一下讲义,给我提提意见。”
吴耀林笑着说:“没问题。你尽快把初稿整理出来,我好好看看。要是有需要,我还可以帮你联系其他专家,一起把关。”
吴耀林询问的很仔细,主要也是给陈阳把关,这次让陈阳开选修课,对陈阳来说意义重大,吴耀林这边自然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