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娘娘妩媚多娇,引皇上竞折腰 > 第42章 贵妃(四十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说方乾屿拿回了方家的产业不差那么一套首饰头面的钱,可看不上的东西秦瑶之也不想浪费那些个银子。

于是她对方乾屿说道:“再去别处瞧瞧吧。”

方乾屿知道禹州城比不了京都,这边时兴的首饰怕是也是些京都城不怎么流行的了。

所以秦瑶之不喜欢,他自不会强求,也就顺了她的意应了声:“好,那我们再去别家看看。”

掌柜的倒是想留住这单大生意,可再三说道下秦瑶之还是不要,没有法子,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客户离开。

......

出了首饰铺子,正好隔壁是家绣坊,秦瑶之想了想就进了绣坊。

照理喜服是要自己绣的,可方才进城的路上听方乾屿的意思是越快成亲越好,毕竟他们还要去塞外,那自己绣肯定是来不及了。

秦瑶之其实觉得雪儿之前说的也有道理,现下启程去往边塞到那儿是最冷的季节。

光秃秃的也没啥好看的,还不如等差不多要开春了再启程。

但她也确实还没拿定主意,或许白雪纷飞的边塞也另有一番景致呢?

......

在绣坊定下了喜服的样式和图案,付了钱,说好了交货的日子,方乾屿和秦瑶之便离开了绣坊。

禹州城内首饰铺子不少,可大的也就那么两家。

方才那家已经是两家的其中之一了,秦瑶之没挑到满意的,那那些小的铺子就没什么可逛的了。

于是方乾屿带着她径直去了另一家宝翠阁。

在去宝翠阁的路上,看见街边围满了一群人,好奇心驱使下,方乾屿和秦瑶之也上前看了一眼。

原来是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在那儿卖药。

......

“这是想钱想疯了吧!”

“可不是么,谁知道这药是真是假,还包治百病,无病延年益寿,怕不是吹牛的。”

“五百两,谁会买啊~!”

“喂,老头儿,你这骗钱心也太黑了,不过本公子见你可怜,五十两,卖不卖?

卖,本公子就当日行一善了。”

“不卖,说了五百两就五百两,不还价。”

“嘿......不卖拉倒,本公子还不买了呢!”

......

那愿意出五十两的公子闻言回了一句拂袖而去。

这时一旁一位提着菜篮子的大婶劝说道:“你一把年纪了,要那么多银两作甚,还不如五十两卖给那位公子,别到最后鸡飞蛋打,别说五百两了,五两都没个着落。”

“就是就是......”

听见人群中纷纷的应和声,那老头儿也是哭丧着个脸叹了口气道:“要不是老头子我为了救我那被恶婆娘卖入青楼的孙女儿,老头子又怎么舍得拿这药出来卖。”

“啊~?咋回事儿啊?”

听见大娘的询问,老头儿抹了把泪,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他是禹州下属一个村子上的人,家里如今靠种田为生。

家中老头儿也就一个儿子,后来娶妻生了一儿一女,他那孙子一心想读书考取功名,原本这是好事,全家也都支持,省吃俭用的供他念书。

可之前考了一次没中,他就知道他这孙子不是这个料,便劝说他去镇上寻个夫子的活计教教小孩子读书识字也好。

可偏他那孙子不肯,还要再考,这不,家里实在凑不出他下次要进京赶考的钱,他那偏心眼的儿媳妇儿就把他孙女儿给卖了。

......

老头儿也是多番打听,才知道孙女儿被卖到了这城里的红袖招。

只是原本五十两卖的,现下却要他五百两去赎。

他们一个普通农户,哪里能有五百两。

也是想到了当初他爹传下来的这枚药丸,据说是一个游方神医路过他们村在山里迷了路,被他爹所救赠与的。

那神医说了,有病治病,无病可延年益寿,且还能解百毒。

老头儿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三天,三天若卖不出去他也就不打算卖了。

因为那红袖招的老鸨只给他三天筹银子的时间,过了这三天,她便要让他孙女儿接客了。

到时候赎不赎的也没意义了,没了清白,赎出来了也不好嫁人了。

......

听完了老头儿的话,秦瑶之对他的做法倒有些感触。

民间卖儿卖女的是常事,特别是家中条件不好,为了儿子,孙子卖女儿的更是普遍。

宫里就有不少的宫女是为了给家中二郎娶妻给卖了的。

所以老头儿愿意拿出这类似‘传家宝’的药丸来救孙女儿,秦瑶之也就想着帮一帮他。

不过秦瑶之想帮人的心不假,却也担心老头儿是个骗子。

所以她开口道:“这位大爷,若你所说为真,那你这药我便买了。”

听见有人愿意买他的药,老头儿当即哆哆嗦嗦的从怀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锦盒开口道:“这位贵人,老头儿我所言句句为真,绝不敢行欺骗之事。

若您不放心,还劳烦贵人您同我一道走一遭红袖招,银票您不用过我老头儿的手,直接给那老鸨便可。”

......

秦瑶之说这话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于是一行人就朝着红袖招而去。

很多乐得看热闹的人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红袖招。

那红袖招的老鸨倒也是个说话算话的人,说好三天就三天,虽然没有好吃好喝的待着那老头儿的孙女儿,可也没亏待她,至少还是给了顿饱饭吃的,只是让她干了些楼中的杂活儿。

所以秦瑶之他们一行人到红袖招的时候,老头儿的孙女巧儿正蹲在后院洗着楼内姑娘的衣衫。

老鸨是个有眼识的,看见秦瑶之就觉得她一身的气度非凡,定然是个非富即贵的。

对于这样的人,老鸨当然不会有交恶的心思。

更何况巧儿买来五十两,如今五百两赎回去她相当于已经赚了四百五十两了。

吃的那几顿饭也值不了一两银子就忽略不算了。

秦瑶之给了那老鸨五百两,老鸨也爽快的将那巧儿的卖身契给了她。

当场撕毁了卖身契,秦瑶之便让巧儿跟老头儿回家去吧。

只是那药不管有没有用,是真是假,到底是五百两买的,秦瑶之也没有不收的道理。

老头儿把药给了秦瑶之,又拉着巧儿给秦瑶之磕了好几个头,直呼恩人大恩大德,以后并定日日为她祈福,祝她一生顺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