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快意人生 > 第376章 遣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移民政策宽严相济,措施要求得当的很。”

袁旭说这话倒不是恭维或者说漂亮话,王援朝也算是自己关系亲近的长辈了,也没必要说些套话。

华夏的移民政策,所谓的“宽严相济”,“宽”的是来去自由,对于华夏公民,想要移民国外,只要你愿意放弃华夏国籍,想要出国,华夏这边不设任何人为条件。

而“严”的部分,则是入籍,外国人想要入籍华夏,只有符合诸如投资、特殊贡献、亲友投靠、婚姻等几种情况,而且还需要满足在华居住满5年以上,且每年实际在华夏的天数不得少于多少多少天等等之类的。

一直到现在,不要说是华夏的户籍了,就算是华夏的绿卡,也被视为是世界上最难拿到的绿卡之一。

其实华夏原本连“移民局”这样的单位都没有,过去几十年里,华夏一直都是保持着极为有限的对外开放,那时候内地城市要是来个外国人,那稀有程度,不比大熊猫好多少。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处就是所有户籍问题的管理机构,至于涉及到国外这种的,那就需要到省一级的公安部门去办理了。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华夏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开放的程度一步步扩大,外国人在华夏居住生活工作的数量也渐渐增多。

华夏国家移民局也就应运而生,当然,由于华夏几千年来一直秉承的“民族融合”观念,对于外国人的管理,一向比较严格。

话说到这里,倒是有一句题外话,一说起来民族的开放融合,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下意识的提米国,认为米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国家的民族政策是真正的开放包容的。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细心求证,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事实。

泱泱华夏几千年历史,事实上就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从来都是纯粹或者是单一的,但是放眼我华夏,且不说“中华民族”这个大概念了,就单单说汉族,一个东北大汉和一位广西小伙儿站在一起,你让一个外国人去看,告诉他这两位是一个民族的,99%的外国人都会nonono个不停的。

但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

我们可以为豆花是甜还是咸争论不休,但是如果你说谁不是汉族人,那没得说,立马翻脸。

所谓“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才是我们认为的民族的基础。

至于米国人,你随便抓一个人来问,他可能说自己是西班牙人,或者说自己是加州人,但你要强行拉着一个白人一个黑人说什么阿美利加一家亲,两人肯定从兜里掏出piupiu来piupiu你。

书回正传,袁旭在肯定了国家的移民政策后,咂吧了一下嘴,想了一下,继续说了下去:“羊城的黑人问题,不好处理的最大原因无外乎是非洲那边没有国家想要接收遣返人员。”

“王叔叔,我在非洲有块地,你知道不?”

“这不都老早就说过的事儿吗?我知道。”

王省长回的倒是快的很。

只是,他想的袁旭的那块地,还以为是尼日利亚土王封袁旭做“酋长”的时候颁发给他的那一千多亩地呢。

“所以,我想说的是,羊城的黑人,遣返的问题我可以来解决。”

袁旭见王省长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困惑,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咱们粤东的公安机关和移民局以及出入境管理部门,可以联合组织行动,对于非法滞留羊城的黑人,我可以全部接收。”

事实上,鉴于华夏拥有世界上目前最庞大的身份管理系统,以及一直下沉到社区管理的行政管理机构,对于社会人员的管控,是相当严密的。

再说了,来自阿非利卡的黑人,即便是光从肤色上,也好辨认的很。

“小二十万人呢,你那点地方,才能接收几个?”

王省长不屑的拨拉了一下杯子中漂浮的茶叶。

“我们非洲现在辖区范围内,常驻的人口有120多万。”

听了袁旭的话,王省长手一抖,好悬没把手里的茶杯给扔到地上去。

“多少人?”

“120多万。”

袁旭好整以暇的坐直,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浅浅喝了一口,难喝的很。

“仔细说说看。”

王省长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也变得肃穆了几分。

“简单的说,我在刚果买了十几个矿山,为了方便管理,更好的应对当地混乱的政局和多如牛毛的武装组织,我们将矿山所在的地区统一管了起来。”

“管着管着,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总之,我们可以接收被遣返的黑人。”

就在昨天手机被抢的一瞬间,袁旭已经给这些非法滞留的黑人兄弟们想到了不下3个好去处。

“而且随着这些黑人不断增多,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您就让有关部门正常抓人就行,我可以协调斐济航空方面提供包机进行运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