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一听就懂的风水 > 第172章 【精品】民间认“干亲”的方法、仪式及流程(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精品】民间认“干亲”的方法、仪式及流程(上)

【精品】民间认“干亲”的方法、仪式及流程(上)

大家好,欢迎收听春风来易术讲堂,今天这节课,是精品课程,大家可以自愿打赏本节课程,免费畅听我的所有精品课程。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传统民俗民间认干亲的方法,仪式及流程。上集。

说到这个认干亲,其实也就是古人讲的认义父和义母。

为什么叫认干亲?

因为这个干亲的干制就是契约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通过签订契约缔结一种亲密关系。

为什么要认干亲?

民间说法,有很多,其中比较经典的说法就是孩子跟父母不和,不听话,不听管教,然后,就要找另一位名义上的,父母来替自己,管一管孩子如果是父亲与孩子不和。

就要找干爹。

如果是母亲与孩子不合,就要找干妈,甚至有些家里孩子比较多的跟兄弟姐妹不合的就要认干姐姐或者干哥哥总之。

不管什么名头,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茁壮成长,具有浓浓的人情世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认干亲的历史由来,如何认干亲,以及认干亲有哪些仪式和讲究。

我们就来先讲一讲历史上的认干亲。

认干亲这种习俗,从古至今都有。

古时候认干亲最开始目的,很单纯,年纪比自己大一点的,只要两人谈得来,直接就可以叫义兄,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就叫做义父。

甚至说,看到喜欢的女孩子,跟我们现在搭讪陌生女孩儿一样,你不能太直接,对吧,咱们先认个义妹,然后再慢慢的发展感情,但是后来,认干亲,就开始带有一些目的性了,比如说在唐末五代,认义父的现象就非常普遍,后唐太祖李克用。

他就是收了很多义子。到底有多少?

欧阳修在写这个新五代史的时候,专门就立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义儿传》,里面就讲到了李克用疯狂的收义子。

然后组建了一支军队,叫做义儿军,也就是说,整个军队都管李克用叫干爹。

按照当时唐朝的代表编制一支玄甲军,至少有1000人,可想而知李克用收了多少个一支,非常夸张,估计很多义子,连面都没有见过。

后唐陇西郡王李嗣昭,也是李克用的义子。

李嗣昭,原名叫做韩进通,李嗣昭这个名字是李克用赐给他的。

这种任义父义母的文化,一直到明朝依然是非常泛滥。认义父认义子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原因,还是在于古人很看重这种父子契约。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将军带兵在外打仗,作为远在天边的皇帝来讲,最怕的就是下面的将军。造反,对吧?

所以,如果是认了一父一子,就是名义上的父子关系。

古人他很看重孝道文化,所以如果你敢造反,就是大逆不道。

不管你是什么名义,都是出师无名。

所以即便是义父义子的关系,也会受到孝文化的约束。

比如说在古代,带兵的将领,他要造反,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名头,比如说,直接一句替天行道,讨伐逆贼,就可以起兵造反了,但是如果对象是自己父亲的话,哪怕是义父,你都不可能去反自己的父亲,对吧?

你说你是替天行道,讨伐逆贼,对不对?

这样是师出无名的,没有人会服你。只会认为你是大不孝,在这个方面,古人还是认这个实理的,很单纯。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这么多义父义子,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稳定这种关系,它是带有目的性的。

当然还有一些,是为了攀附权贵,去认这个干亲,时至今日,也有为数不少的人。

这个,我们就不讲了,好了,我们继续来讲。

后来,这种认干亲的习俗,在民间也是非常盛行,在民间,认干亲倒没有多利益上的关系。

主要就是图个吉利,趋吉避凶而已。

有一些地方习俗,就有父母带着体弱多病的孩子,为了孩子身体健康,然后,到大街上随意的去认干亲,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集市上看到身体健硕的人,不等别人反应过来。

开口就是一句干爹,然后,倒头就拜,而且还说这种认干亲,是越多越好,不过这种认干亲的方式。属于一次性,一般以后两家人没有什么人情上的往来。

还有一种方式,它不光是拜人为干亲,还有拜物的,有点儿匪夷所思了。

具体怎么做,就是寻找种年代很久远的石墨或者石撵,或者很古老的古树等等,拜他们为干爹,干娘,认干亲。祈求像他们的身体一样结实,健壮长寿。

我老家,就有一棵皂角树,应该有几百年的树林。

我经常是看到有大人领着小孩儿,在树底下跪拜。

这两种认干亲的方式?

作为一种民间活动以及习俗,你说他迷信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