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从亲戚那借来的缝纫机,还有刘荣刚咬着牙搭钱搭票买来的、李婶子偷卖银元凑钱弄的,这些机器“名花有主”,使用权明明白白写在红纸上贴在机身上。
剩下的十多台,可成了烫手山芋——全村二十来户眼巴巴盯着,谁不想多分点活计?
王有才挠着脑袋想了半宿,最后拍板:“三家合用一台!”
他掏出算盘噼啪作响,按人口、手艺、工分排出个“轮值表”,还特意在村头公告栏上写明,
“早六到晚六张三家,晚六到十二李四家,后半夜归王五家。”
即便如此,还是有婶子攥着衣角嘟囔,“俺家人口多,能不能多匀点时辰?”
王有才把搪瓷缸子往桌上重重一磕:“再吵吵,这机器谁都别用!”
中原村缝纫机进村这天,文蕾拽着黄翠翠和丁雁羽,挤在人群里看得入神。
现场乱成一锅粥,有人急得直拍大腿,恨不得立马把缝纫机扛回家;
还有人因为分配顺序争得脸红脖子粗,火药味十足。
王有才却像定海神针般站在晒谷场中央,扯着嗓子大声指挥,棘手的矛盾,他三两句就能把缝纫机分配得妥妥当当。
文蕾看得一愣一愣的,眼睛死死盯着王有才,心里直冒小星星。
等人群渐渐散去,她瞅着王有才双眼冒光,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好家伙,这王有才真是个厉害角色!有魄力,改革开放后铁定会是个赢家!”
当下就把王有才的名字刻进了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把这人才收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