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娇缠【重生】 > 第438章 里应外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该说不说,邱绍对打探消息,的确是很有一手。

刚过去四五日,他就让人送来口信,说事情有了进展,请苏玉昭出来一见。

两人约在九味居。

苏玉昭到的时候,邱绍已经等在里面,见她出现在门口,连忙从椅上起来,躬身见了一个礼,随后冲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她先到椅上落座。

“县主喜欢什么茶?”邱绍问了一声,去到她对面坐下。

苏玉昭轻轻摆手,道:“茶就不必了,还是先说正事吧。”

见此,邱绍看了小二一眼,小二立马躬身退出,拾珠和青杏也去到门外,小心的把门关上。

没有了外人,邱绍掏出怀里的东西,推到苏玉昭的面前,一面沉声说道:“县主这柄弯刀,的确是突厥那边的,突厥人和咱们中原人不一样,虽说不至于茹毛饮血,却也以牛、羊、骆驼等肉为主食。”

“突厥人一般都会自备一柄这样的刀,用于日常切割肉类所用,之前九味居里面,火过一阵的烤全羊,据说这吃法就是从突厥那边流传过来的。”

突厥不像他们中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边崇尚的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样的刀具就十分的有必要了。

苏玉昭听到这里,神色已是沉重:“这般说来,咱们京城内,真混进了外族之人。”

“这等蛮夷之辈,可不是好相处的,自来贪得无厌,残忍无比。”邱绍点头说道。

他并不是危言耸听,就看大越势弱时,这些突厥人何时有放过边境的百姓,每年数次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赶尽杀绝,要不是大越国运尚存,中原腹地的百姓,恐怕都要遭受突厥人戕害。

“他们是怎么到京城的?”苏玉昭问出心里疑惑。

要知道,从边境到京城,各镇都有层层把关,想要悄无声息的潜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非......

苏玉昭心脏一跳,除非有人里应外合。

......只希望千万别是这样。

邱绍见她神情肉眼可见的严肃,猜测她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就说道:“一确定京城混进了突厥人,我立马就着手让人出去打探。”

“我想的是,若这些突厥人,真是有人故意引进来,首先就要抛开平民百姓,于是,我把目光放到了京城各高门大户上,想看看他们谁家曾有外族之人出没,只可惜,对方许是早就防着这一招。”

说到这儿,他遗憾地摇头,“后面我就想到,此前曾听人说起,咱们中原的女子,有不少曾被突厥人劫掠回去,一代一代的血脉传下来,听闻有些突厥人,已是生得和中原人无异。”

苏玉昭忍不住回想,当时那两个突厥人的样貌,只是那两人跑过去的太快,她并没能看清他们的外貌五官,倒是身躯比一般的大越人要健壮高大些许。

只是魁梧健壮的大越人也不是没有,想凭这一点把人找出来,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想到这点,苏玉昭就没开口,等待邱绍后面的话。

邱绍喝了口水,继续道:“想凭外形寻人不成,我就想到了突厥人,和咱们吃食习惯的不同,让人去市集里打听,还果然让我寻到了痕迹。”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两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城外一座田庄每月购买活羊的数量。

“你看看,从半年前开始,城外靠近猴顶山的庄子里,每月少说买上十几只羊,有时还会买驴买牛,就这个月,那庄子里就报了两头伤牛,一头摔了腿,一头得了病。”

他将纸张展开,推到苏玉昭面前。

耕牛是百姓极其重要的耕作工具,大越明文规定,不得随意宰杀耕牛,轻则罚金,重则徒刑。

苏玉昭看着纸上面,一行行列出来的数目,脸色肉眼可见的沉重。

等翻到第二页,却见上面的数目有所减少,不等她问出口,邱绍就道:“这是顺王府采购的单子,每当那庄子里购羊数量减少时,顺王府里就会有人出来买羊牛等肉。”

这些王孙贵族,爱吃羊肉不是问题,可这两张单子放到一起,那就很有问题了。

邱绍面色凝重地问道:“县主可知,城外那座庄子,是在谁的名下?”

苏玉昭摇头。

邱绍凝视着她眼眸,一字一顿道:“那座庄子,是顺王妃的陪嫁。”

他的嗓音刻意压低,像是要说什么恐怖的事,而事实也确实很恐怖。

从大越往前推,中原在吃食一道,历来有“膳”和“药”的结合,尤其是在高门大户,更是注重一个克制,羊肉性温,即便是在冬日,也不会连日多食。

毕竟,中原大地地大物博,多的是美味珍肴。

不像是北边的草原,以羊肉牛肉等为主食。

这样大的羊肉消耗量,只能说明那庄子里,有人在故意养着突厥人。

顺王......

苏玉昭脑中闪过这两个字,有些不确定地问邱绍,“我记得顺王,是陛下的二皇子?”

“是他。”邱绍点了点头,说道:“二皇子顺王和之前被削了爵的大皇子,都是已逝的张贵妃所出,而这位张贵妃,正是出自后族张家,乃是仙逝张太后的内侄女。”

而自陛下掌权,太后一族落败,在后宫能权压皇后的张贵妃,也被以谋害皇嗣为由赐死。

剩下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自然也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听到这里,苏玉昭心生好奇,“你自小在京城,你可知道,这顺王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