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智慧解码: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72章 忠诚与智勇:窦长君、周勃与亚夫的历史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忠诚与智勇:窦长君、周勃与亚夫的历史抉择

397、忠诚与智勇:窦长君、周勃与亚夫的历史抉择

窦太后说:“皇后哥哥王信可以封侯。”景帝说:“先南皮、章武侯都是先帝不封他们为侯,等到我即位后才封他们为侯,现在王信还未获得封侯的功绩,不能封他为侯。”窦太后说:“做皇帝各有各的不同,当年是窦长君在的时候,竟不得封侯,死后其子彭祖才得封侯。我非常遗憾王信未能封侯。”景帝说:“请允许我与丞相商议这件事。”

丞相周亚夫说:“高祖皇帝约定‘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现在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尺寸之功,封他为侯,这与约定不符。”景帝默然,事情于是被搁置下来。

后来,匈奴的五位降将徐卢等五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列侯,并借此鼓励后来的人。丞相亚夫说:“他们背叛了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那么怎么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于是把徐卢等全部封为列侯。亚夫因此称病谢绝政事。景帝中三年,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

不久,景帝住在禁宫中,召见条侯,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碎的肉,也不放筷子。条侯心中不高兴,顾不得已向尚席要筷子。景帝看着笑着说:“这些还不足以满足您的欲望吗?”条侯脱下帽子谢罪。景帝起身后,条侯也随着起身退出。景帝看着他离去,说:“这个怏怏不乐的人不是少主的臣下!”

过了不久,条侯的儿子替父亲买了一件工官尚方所造的绘有纹饰的铁甲和盾牌五百件,用来安葬死去的父亲。事后雇工向雇主索取钱款,但条侯不予理睬。雇工知道这些器物都是官府的禁物,便告发条侯私自购买天子的器物。此事报告给皇上后,皇上派近臣查办条侯。近臣追究处理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命令他前往廷尉处。廷尉责问说:“你想造反吗?”亚夫说:“我买的器物都是葬器,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说:“你即使在地上不谋反,也想到地下去谋反!”狱吏又侵凌他、逼迫他。起初狱吏来而讯问条侯时,条侯想自杀,夫人劝止了他。所以没有死成,就进了廷尉的监狱。在狱中条侯绝食五天后,吐血而死。他的封国被撤除。

过了一年多,景帝改封绛侯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为平曲侯,接续绛侯的香火。周坚在平曲侯的位上任职十九年后去世,谥号为共侯。周坚的儿子周建德继承了爵位,过了十三年因犯太子太傅职事不当之罪受牵连被杀掉爵位和封国。

条侯果真饿死了。死后,景帝才封王信为盖侯。

太史公说:绛侯周勃当初作平民的时候,是个粗陋朴实的人,才能也不过平庸而已。等到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在将、相职位上共事夺取天下之后,在吕姓诸人欲谋作乱时能匡正国家之难,使它恢复正道。即使伊尹、周公这样的贤人又怎能超过他呢!亚夫的用兵之道最可贵的是能严格地控制军威气势和掌握部队士卒的战斗力;但他的为人守节不逊、最后结局悲惨却值得引以为戒啊!

读完这段历史,我深感其中充满了忠诚、智勇和悲壮。窦长君、周勃和亚夫,他们各自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国家、家族和个人的忠诚,以及他们所展现的智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窦长君,他坚持为王信求封侯,这是他对家族的忠诚。他对于王信未能封侯的遗憾,展现出他对家族荣誉的重视。尽管景帝反对,他仍坚持己见,这无疑显示了他的坚定和智谋。

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偏爱忠诚者。窦长君的坚定并未能改变王信未封侯的事实,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但这也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忠诚和智谋在历史的抉择中并非总是能取得胜利。

周勃和亚夫的故事则展现了另一种忠诚和智勇。他们对于国家的忠诚,使得他们在面对国家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保卫国家。他们的智勇使得他们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他们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壮。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最后在狱中绝食而死。周勃的家族虽然一度承袭侯位,但最终也因罪被剥夺了爵位和封国。

他们的故事使我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智勇并不能保证个人的荣耀和家族的永续。历史的残酷和不确定性使得忠诚和智勇变得更为珍贵。

窦长君、周勃和亚夫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忠诚和智勇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都是渺小的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用智勇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留下自己的痕迹。

398、梁孝王武:一代王者的荣耀与悲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