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是六月盛夏,蝉鸣聒噪,热汗披肩,几辆轻便马车在小路上快速行进。

赶车的中年男子喊道:“七少爷,咱们这就到了六里山下了。”

车里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四叔,咱们直接上山,奔着紫竹林去。”

“好嘞!”

进了山路便不通,四叔说:“少爷,这山好像没开过,马车上不去了。”

“怪我,走惯了开过的山,忘了这茬了。咱们就停这吧!”

众人停下马车,七少爷车里跳了下来,打量一圈,便留十个家丁守着马车,自己带五个人往山上去。

游山逛水玩了一阵,已经能看见一片茂密的紫竹林。七少爷擦擦汗:“没想到山里也还这么热。四叔五叔,我都饿了,咱们生火弄点饭吃吧。”

“好说。我带了米,咱们也有水,拿陶罐一蒸就好……哎哟,陶罐落在马车上了。你等一会儿,我去拿。”

七少爷便说:“再走回去多热啊!我看这里有竹子,咱们做个竹筒饭吃得了。”

几人摸摸身上,刀剑都有,却不适合砍竹子。

四叔眼尖:“哎,那边有砍好的!”

众人忙奔过去,果然那竹子按节切割好了,正摆在那里晾晒,显然是有主的。

唤作五叔的人四下看了看,高声喊道:“有人吗?有人吗?”

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来,七少爷顾不得了:“咱们先拿着做饭,横竖就这么几根竹子而已。”

几人拿了十个砍好的竹子筒回去,五叔干脆利落将竹筒一切两半,将米放进去,又对上:“哎,是这么干的吧?”

“老五,难道不该是把米放进竹筒,等蒸熟了再切开吗?”

“哎呀,好像是这样啊?”

大家正坐在一起商议怎么办,几个大汉叫嚷着奔过来围住了他们:“拿住贼了!拿住贼了!”

夏安忙站起来道歉:“诸位大哥,小弟是来游玩避暑的,一时饿了就拿了些竹子做饭,实在不是故意的。”

打头的大汉粗声粗气说:“我不管你做什么,不能拿走!”

“好好好,我们还给你,”夏安扭头对老五说,“五叔,咱们还回去吧。他们不让用。”

那大汉看竹筒已经被切开了,气冲冲要赔钱:“我们这是要拿着卖的,切开了就没人要了,赔钱!”

“应该的应该的,你算算要多少钱?”

“我们这竹子是按节卖的,一节要一两银子,你们拿了十节,就是十两银子。”

夏安惊道:“何至于这么贵?这竹子长得快极了,又不是人参。我们至多不过用了一根而已,怎么敢论竹节算钱?”

一个秃头的汉子说:“你懂什么,这是勤师傅要的,我们从竹笋开始养,养成了砍下来,还要三蒸三烤,勤师傅给我们钱,就是一节竹子一两银子。”

夏安心如擂鼓:“瞎说,什么样的师傅能这样有钱?”

大汉们摇头:“那我们不知道。反正他给钱,我们卖货,不管那些。”

夏安故意说:“你把那个勤师傅叫来,给我证明了我才能给这么多钱。不然空口无凭,我怎么能信你们的?”

一个矮点的汉子说:“大哥,他说的也有道理。这竹子价格是贵了些,怨不得人家不信。”

大哥说:“可勤师傅三天前刚来过一次,算着得七天后才来。咱们也没处叫他啊!”

几人商量了一下,大哥说:“小公子,这样吧,我们反正也要继续做活,你就看我们做,你看看这工艺,这辛苦,还有用的那养竹粉,值不值这一两银子。”

夏安忙说:“这话有道理。我瞧一瞧,果然你们辛苦,我也不能赖着钱不给,叫你们吃亏。”转头使个眼色,众人便跟着大汉们穿过一排排晾晒的竹筒,往竹林里头小屋去。

院子里有几个水桶,水痕未干,想必方才这几个汉子就是打水去了,回来见有生人和炊烟,才急急扔下水桶来抓贼。

竹屋里没有睡人的地方,夏安来回看看:“你们不住这里?”

“我们住山下,晚上这里不能住,有蛇。”

夏安擦了擦胳膊,感觉背后有点毛毛的。

那个大哥从架子上拿了一个小秤,夏安一看便知道是金铺常用的,称量极准。这帮山里糙汉子,若没个毛病,岂会买这么贵的秤?

大哥又摸出个小纸包来,叮嘱夏安:“马上要称药了,你们可不要吹气打喷嚏,这份量人家卡得精准着呢!老四,你上秤。”

老四显然会称量,很利索地用药勺舀了一平勺,抖进秤盘,称量好了便出来院子,将药粉兑在水桶里。

夏安已看完了竹屋布置,便跟出来顺口闲聊:“大哥贵姓?”

大哥干活也不耽误聊天:“姓晋。”

“这几位大哥呢?”

晋大哥将晾晒好的竹筒穿在绳子上丢入水桶:“我们是一家人。”

“原来是兄弟同心做事。哥哥们一直是伐竹谋生吗?祖辈就在六里山?挣的钱够生活吗?”

“我们原是木匠,后来就来了这里住着,砍点竹子做木工卖,那些小摆件贵人们都喜欢,倒比做大家具赚得多,我们就改了行了。去年勤师傅来买竹器,顺便给我们安排了这个活。因赚得多,我们如今连竹器也不做了,专烧紫竹。”这大哥倒是个爽利人,卸下了防备,说的话也多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