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堡垒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一个旧木箱上放着几个搪瓷杯,旁边的军绿色水壶里装满了水,
那是守卫们在执勤间隙解渴的必备品。
墙上挂着几张泛黄了的家人的照片,
那是她们在这末世中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在日常守备中,守卫们实行轮班制度。
每班岗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一部分守卫负责在堡垒顶部的了望台上,
借助高倍望远镜和先进的监测设备,密切观察着山洞入口处的动静。
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会立刻通过通讯设备向其他堡垒和地下堡垒发出警报。
了望台上,还放着一个小型的收音机,
在寂静的时刻,守卫们会打开收音机,听听是否有外界的消息,
尽管常常只有沙沙的杂音,但这也给她们带来一丝希望。
另一部分守卫则在堡垒内部,随时准备操作各种武器系统。
她们熟悉每一种武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在武器旁边,整齐地摆放着备用弹药和维修工具,确保在战斗中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堡垒内部的小桌上,放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
上面记录着每次执勤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这是她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守备能力的见证。
四个堡垒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通讯设备时刻保持畅通,信息的传递快速而准确。
一旦某个堡垒出现问题,那么其他三个堡垒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支援。
所有人相互配合,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围墙堡垒内部的通道上,偶尔能看到守卫们互相交流时留下的脚印,
那是她们在紧张的守备工作中难得的片刻轻松。
在守备过程中,守卫们还会定期进行巡逻。
巡逻队沿着围墙堡垒的边缘,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巡逻过程中,她们还会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除了武器装备和人员守备,山洞里还设置了一系列的防御设施。
在围墙堡垒的前方,布置了地雷阵和铁丝网,阻止丧尸的靠近。
在山洞的顶部,安装了自动感应的武器系统,
一旦有无法识别的敌人进入攻击范围,就会自动开火。
在庇护所的围墙下方,一片宽敞的车库中整齐地停放着一辆辆坦克。
这些钢铁巨兽在末世中沉默着,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
张雨和小仙首先对墙体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改造。
他们利用量子护盾的强大力量,在围墙上开凿出一个个与坦克炮管相匹配的射击孔。
这些射击孔的角度经过精确计算,
能够让坦克炮管以最佳的俯仰角和左右倾斜角伸出墙外,覆盖最大的防御范围。
为了调整坦克炮管的俯仰角和左右倾斜角,
张雨和小仙采用了先进的液压系统,直接将坦克架在了上面,
在每辆坦克的下方都安装了一套由小仙设计的液压装置。
通过这个装置,
守卫们可以在围墙堡垒内的控制室内远程操作,
精确调整炮管的角度。
控制室内,各种仪表盘和按钮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显示着坦克的状态和炮管的角度参数。
在战斗时守卫们会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随时准备根据情况调整炮管的方向。
当需要调整俯仰角时,守卫们通过操作控制台上的按钮,启动液压系统。
液压油在管道中流动,推动炮塔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炮管的俯仰角度。
左右倾斜角的调整也是类似的原理,
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方向,使炮塔左右转动,实现炮管的左右倾斜。
在调整过程中,守卫们会借助安装在坦克炮塔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实时监测炮管的位置和角度,确保调整的准确性。
但这套系统对坦克也有着不小的要求,
那就是必须得具有自动装弹的功能。
好在,张雨系统空间里面的坦克,全部都是高级的大家伙!
在围墙上方,
各种榴弹发射器的炮孔、迫击炮的炮孔以及重机枪、反器材狙击步枪、轻机枪和中型机枪等枪械的射击孔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这些武器与坦克炮管相互配合,形成了多层次的火力防御体系。
从外面看,除了亮灯的时间,整个庇护所的外围墙显得异常安静和神秘。
两公里长的隧道内部虽然黑暗,但却充满了警惕。
守卫们通过围墙堡垒中的望远镜、潜望镜和观察镜,密切关注着山洞口的动静。
小仙安装在山体洞口和隧道内部的监控器,
将实时画面传输到围墙堡垒和下方的作战指挥室,为守卫们提供了全方位的视野。
作战指挥室位于张雨的别墅中,这里是庇护所的神经中枢。
各种通讯设备和监控屏幕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