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只能自认倒霉,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开始自暴自弃。就算我们这儿的所有细菌都是健康无害的那种,也得知道有益菌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就跟有害菌一样危险。既然它们今天都集体出动在居住区里放风,我最好还是选择出门工作吧。我给烧伤的那条手臂换上了一份新的无菌纱布,和星光一道向洞穴方向进发。

不出意料,那件飞行工作服完全报废了。右臂完全消失,只剩下一堆烧毁的电子元件。躯干部的大部分情况也是如此。头盔也许还是好的,左臂的手套可能也可以抢救一下,不过没了右手手套估计派不上什么用场。维生系统烧成了焦炭,大概率是损毁了,不过紧急情况下也许还能拆下些零部件备用。我的舱外航天服当然是毫发无损,而且相比工作服所考虑的飞船舱内环境设计得更为结实牢靠,更加适合行星表面使用。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我也还有其他几套舱外航天服备用。

洞穴里头仍然四下散落着好些高氯酸盐残留物。好在之前的爆炸冲散了那堆东西,使得助燃物耗尽后其温度快速下降到了分解温度以下,所以剩下的这些应该很好清理。原先我们倒在山脚下的高氯酸盐已经有大约四分之一被风卷走或是混入土壤之中消失了。能送走这堆老祖宗真是谢天谢地!要是将来我为了生存想到个疯狂的自杀性计划需要制造固体火箭助推器燃料的话,我就让星光再重复一次上次的咒语;除此之外我再也不想见到任何一点高氯酸盐了。

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前往洞穴的主要目的。洞穴里的情况我们老早就从莓莓与火球的报告里了解到了。今天的任务是对洞穴进行气密处理。

我们进入洞穴时携带了一块魔法电池,还有两个十升的储罐,里头装满了上升级载具下面级燃料发生器产生的液态压缩二氧化碳。当然,想要用这些气体加压整个洞穴是不可能的,效果连放一个屁都不如。洞穴内的整个开放空间体积可能从立方米到立方米不等,而二十升液态二氧化碳按照一个大气压的标准只能注满四十立方米的空间。要是把它们一次性全部释放到洞穴里头,内部气压也只不过会在原基础上增加大约十分之一——0.09磅/平方英寸,四舍五入一下,就当它是0.1磅/平方英寸好了。(居住区内的气压大小是与地球海平面位置相当的一个标准大气压,也就是14磅/平方英寸。)

不过星光说这些就足够了,而事实上她也没说错。她用魔法电池制造了两个密封的保护力场,在相隔仅容我与星光站立其间的一段短短距离上隔离出了洞穴的一小段。我调整着二氧化碳储罐的阀门,观察着太空服的压力示数,确保我们分隔出的那段洞穴剖面区域内的气压始终保持在十分之一个标准大气压(1.4磅/平方英寸,相当于火星自然大气压力的十四倍)左右。

我们就这样不断往里移动,把整个洞穴巡查了一遍。星光刚开始就有些摇摇晃晃站立不稳;等到我们走到洞穴末端的时候,她几乎又要累晕过去了。不过她仍然选择咬紧牙关,使出剩余的最后一丝魔力,用尽了储箱里所有剩余的二氧化碳,保证洞穴末端的远部末梢也得到了精准的测量。最后还是我把星光和电池一同背回了漫游车上;两个空的储罐只能等到明天再来拿了。

最后的结果实际上很不错,甚至好到令人匪夷所思。洞穴入口处漏得像个筛子,不过根据星光的说法,当小马们把气闸装好之后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理想情况下估计能在明天完工。在后方稍远一些的地方,几乎到了山体中部的位置还有另一处严重泄漏;不过洞穴的大部分区域实际上都密封得很好。不知道到底是永冻土或者洞穴顶部压实的土层形成了密封结构,还是实际上的泄露程度低到星光与我的太空服都无法察觉,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不过目前的情况意味着只消几下魔法焊接术,洞穴就能准备开始充入加压空气了。

进行了一番运算之后,我才开始逐渐意识到这项工程所使用的空气量究竟有多么浩大。NASA给我们提供了350升的压缩氧气与氮气。这些气体已经足够把漫游车、所有太空服、还有居住区内部大约240立方米的空间加压到一个标准大气压了,还能剩下很多余量;然而对于这个洞穴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假设从入口到洞穴末端的空间大约是立方米,就得花上整整升的液态压缩空气才能加压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我每跑一趟能安全运输的氧气最多是五十升,而要弥补这些气体的缺口还得花上七十五个小时等着上升级载具燃料发生器慢慢运行,此外还要算上居住区内的氧气合成器将通入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所需的时间。要是得由我来手动充填的话,还没等到环境气压允许我们进行粮食种植,食物储备就老早消耗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