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消息是你们去找探路者那次临时搭出来的加热系统刚好能勉强代替所有机载供暖设备,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无负载的串联漫游车如果全部八个车轮都提供动力的话,在平坦地面上满电能行驶的里程大约是七十千米左右。不过我们在地球上的测试显示漫游车电池组最多只能支撑大约四十千米左右就没电了。先提醒你们一下,我们测试的条件是电池只负责驱动车轮电机、车内照明、空气循环、控制系统与车载计算机。(火星重力加速度可能的确要小一些,但是从完全静止开始移动载荷要对抗的惯性无论在什么星球上都是一样的。)

总之供电与载重是我们遇到的两大难题。

[08:41] JPL:我们在电力方面的限制显而易见:在能运载的存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有多少能留给充电设备?你们的限制因素则是阳光。你们正式开始旅行的时候火星正值秋季,每天大约有十一小时的阳光照射可为太阳能电池供能。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尽可能减轻你们的载重。除了把漫游车与外星飞船上一切能拆的东西全部拆光以外,在这一方面我们唯一剩下的手段就只有想办法尽可能缩短行程时长,尽量以此节省食物了。

旅途的直线距离大约为三千两百公里,相比之下更加有操作性的实际驾驶距离大概在三千五百公里左右。如果按照每天四十千米的速度来算就需要八十八个太阳日,已经比我们一开始一百个太阳日的估计结果好了不少,不过这个时间还是太长了。我们的预期目标是每天七十千米,这样旅行时间就是五十天。与我们一开始一百天的行程估计相比,每天七十千米的速度可以让我们节省总计超过半吨的食物;考虑到你们的总荷载有多重,这抠出来的半吨至关重要。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了——以最小恒载做到每天行驶七十千米,并且具备合适的充电能力。这就是我们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实验所要取得的成果。

[08:44] 沃特尼:天才们你们好啊!这回你们给我带什么来了?不介意我在你们发消息的时候干别的活吧?希望你们能理解,地火之间的消息周转时间长达五十分钟。

[08:45] JPL:考虑到以上因素,要把居住舱的全套维生系统带到路上使用是完全没戏了。全部相关设备加在一起重量超过三分之一吨,还没算上储罐以及其他各种耗材;而且要支持六个人使用的话能量消耗实在是太高,这样一个移动平台根本难以为继。所以你们只能依赖于外星的维生系统了;这对整个计划的成败至关重要,务必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外星维生系统不受破坏。

不过只要有了这个系统,再加上那几件外星太空服之后,天狼星串联车(我们这里大家都反对“移动房车”这个叫法,所以我们称之为天狼星串联漫游车)就有了零能源开销的无限空气、水与热能资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心地把百分之九十的电能预算分配给驱动漫游车,剩下的百分之十留作他用。

[08:47] 沃特尼:好啊,告诉我吧。我先等你们说完。

[08:51] JPL:在这种预算之下,光凭正常的两块漫游车电池每个太阳日十八千瓦时的能力最多只能做到每天行进三十六千米。(我们的道路测试还没有考虑到夜间电能消耗。)这个数字必须要翻上一倍。也就是说我们要挪用三块居住区剩下的氢燃料电池。为了给燃料电池组腾出足够空间,外星飞船上那些被你描述为“活脱脱像是U艇装备”的机载电池与二号漫游车的乘客坐席都需要拆除。根据外星电池的大小与形状(可能会比燃料电池重,不过储存容量绝对更小),塞不下的电池可以自行决定存放何处。

这样每个太阳日四十五千瓦时的储能可以在平地上提供超过八十千米的行驶距离。这种程度的储能容量还需要有相同水平甚至更加强大的充电能力才能与之相配。基于你们探路者之旅一路上的发现,加上黄昏,十四块太阳能电池板每个太阳日可以在十二小时之内为漫游车补充十八千瓦时的电能。居住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每块电池板在良好日照条件下平均每个小时能够输出一百二十瓦时电能,单个太阳日的总产能估计在1.3千瓦时左右。所以要达到要求,总共需要三十五块太阳能电池板。

好消息是,即使把外星飞船上上下下都扒干净之后,我们的数据仍然显示飞船直至压力舱前部的宽度都足够装下两排太阳能电池板,沿着机鼻则可以塞下一排,都可以直接永久固定在飞船顶上。飞船外蒙皮拆除之后暴露出的大量挂载点与卸除的材料有助于将电池板妥善固定到位,而且你们之前用来把飞船接入居住区电力系统的那套转接器也能用来把太阳能电池板直接接入天狼星串联漫游车的车载电路。这样一来,我们估计你单单在完工后的拖车上就能塞下二十八块太阳能电池板。剩下那几块,或者你如果觉得还有余力在我们预设基础上再多带几块的话,可以按照你上次探路者之旅的方法办,堆成一堆放在漫游车顶上探路者旁边。具体的固定操作流程参见完整报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