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需要造多高的电池?

[09:17] JPL:根据你们修正过后的性能参数,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全部三台引擎满推力运行三分钟需要七十二块正常尺寸的电池供能。这种数量的电池全部固定在飞船外壳上的话不出点什么意外就怪了。如果你们的引擎要用在MAV下降级上的话,我们希望能把这个数量压缩到十五块,每块的高度拉长到正常的五倍;如果要装上第一上升级的话,至少也需要是两倍那么高。

[09:46] 沃特尼:你们的要求也还不算太高嘛!理论上第一个问题我是能够解决的;至于第二个,我当真没什么把握。不过即便如此也得寻找很长时间才会有收获。

[10:13] JPL:好的。有关那一方面的问题,一旦有消息就请立刻告知我们。遇上死胡同就直接放弃吧,我们已经没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气象学部这扇办公室大门上标注的姓氏是卡特,于是自然而然就会有些整活达人偷偷用胶带遮住名字改成“约翰”。(约翰·卡特为异星战场主人公)门边墙上贴着的便条(“别TM再改我门上的姓名了!一点都不好笑。”)表明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踏进办公室,明迪眼前的是一位面色焦虑,名叫兰德尔的男子。“早上好,帕克小姐,”他打过招呼便问道,“有什么发现么?”

“这场尘暴我回溯了两天,”明迪答道,“至少我自己觉得没什么问题,而且在给定的时间与地点,对应区域也的确没什么别的东西了,所以我对这个结果还是挺有信心的。尘暴最一开始只是一个出现在坦佩台地东南部边缘的风飑,一直向西移动,穿过亚拔山与塔西斯山脉一线之间的开口,接着沿山脉西侧向南陡降,绕行奥林匹斯山,最后下行转入亚马逊平原积蓄能量。”

兰德尔点点头,“没错,”他说道,“我们的分析结果也是如此。”

“啥?!”明迪甩出她带来的一沓打印材料重重拍到兰德尔桌上,“你都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还要让我再分析一遍?”

“因为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兰德尔的回应显得有几分激动,“塔西斯是天气系统的克星,就像火星上的一道气候长城,没有天气系统能过这道关。而这个尘暴系统不仅是一开始的能量就强得离谱,却能几乎毫发无损地穿越塔西斯,”他瞥见明迪打印材料里的一张火星地图,拿来演示了一下这场尘暴的运动路线,“这种轨迹就像是一场台风毫不费力穿越了喜马拉雅山脉……而且途中能量居然还越来越强。完全是天方夜谭。”

“可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的确,但我们得找个局外人来验证这一点,毕竟这是我们以前从未观察过的现象。”

“不包括太阳日6那次。”

“甚至包括那次。太阳日6的尘暴虽然季节不对,但至少移动速度是正常的,而且强度在太阳日6当天早晨之前一直都处于合理水平。自从那场尘暴离开阿拉伯台地开始,我们连续跟踪了三天,起初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尘暴而已,后来才逐渐脱离预期的;但现在这个,”他显得有些恼怒,挥手指着明迪的材料,“从一开始就很离谱。”

“好吧,”明迪理解了兰德尔的用意之后逐渐冷静了下来,“那,有什么预测吗?”

“现在说什么都太早,至少对沃特尼没什么影响,”兰德尔答道,“现在尘暴正位于埃律西昂山正南向,如果它要继续以这种高速运动的话,大约两天半之后就会到达伊西底斯盆地或者阿拉伯台地的东部边缘。一般的正常尘暴会被逐渐削弱或滞留在盆地中,也有可能绕阿拉伯台地向北,被迫进入中纬西风带返回亚拔山。”

“但是你并不认为这次的尘暴会循规蹈矩。”明迪猜测道。

“对,根据目前为止它的表现,再考虑到最近我们的运气都不怎么样,我敢打赌这回这个是专程找沃特尼麻烦来的。或者更具体一点应该是,‘马克·沃特尼或当前住户,Ares Ⅲ居住区收’。等我拿到预约之后,我们就要立刻把这些材料全部交给卡波尔博士,建议我们开始行动。”他抓起一把文件开始整理起来。

“开始什么?我们不是已经开始了么?”

“开始加固居住区,准备应对另一场太阳日6级别的尘暴。”兰德尔总结道,“上一回还有MAV可以终止任务撤离,这次沃特尼与外星人们只能硬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