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富三代从奶奶开街机厅开始 > 第596章 正经的理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目前里面的专家只有一个叫“陈细六” 的。照片居然是一个小萌娃蹲在地上捡地上晒干的草药的 侧影。

不过目前张南峰他爷爷的医案进展良好。并不能手动提交过去。提交的按钮是灰色的。所以也没法进一步了解情况。

倒是赣省这边有个叫陈凤的小姑娘。她本人就是在新浪潮流水线打螺丝的。产品一出来她也给家里的外婆买一台。

外婆的老烂腿已经做了2次植皮了。屁股上都没有一块好肉下刀了。陈凤也是请假把东西带回去给外婆试了下。喝了几副药不见好。但是可以提交到“陈细六” 这个专家这边看。

反正也不收费。陈凤就点了。

等了2天,APP才有回复。给陈凤外婆的药方改了几味药。第3天陈凤就收到了药材。

可惜陈凤要回鹏城上班了。只能把东西交给自己妈妈。

只是几天时间,陈凤就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外婆腿上溃烂的地方有了放缓的迹象。改动过的药方似乎有效果。陈凤也是颇为欣喜。拿出手机查看APP 上的信息,发现改动后的药材的费用为0.也就是完全免费。这让陈凤简直要颠了。

她只是底层的打工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老板其实就是“阖家康”的老板。但是这不妨碍陈凤在社交平台上吹爆“阖家康”。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一种先进的交互方式接受了中医这门古老的华国瑰宝,反向再安利给了自己的父母长辈。

299,买一台设备,还享受一年无限次数的问诊服务。这个价格简直就是良心到爆炸的价格。最关键的是,足不出户在家就能诊断病情。点点手指,药材就能送到家,真要接受针灸之类的物理治疗,APP也会推荐附近的医馆给到你。直接在上面就能预约。这让看病开药变成了一种非常便捷的事情。

赛博问诊,让习惯了快节奏的年轻人推崇备至。“阖家康”迅速成为了一股 潮流。

原本的中医从业人员也没有丢掉饭碗。因为“阖家康”把蛋糕做大了。或者说,硬生生的从西医那边生抢了一块过来。许多医馆原本一天都接待不到十个上门针灸的客人,现在直接定单爆炸。银针都不够用了。而且用针的方案也都很明确。只需要认穴后下针就好。学徒也能熟练操作。

至于那些老态龙钟的老中医,也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戴着老花镜坐在电脑前让徒子徒孙帮忙在键盘前敲敲打打

“妙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是胃阴不足引起的嗝逆呢。只想着胃火旺盛的缘故。不过不止是我没想到,许多同行也没想到嘛。 还是这位”陈六爷“厉害。居然能品脉品得这么细致。看来还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呐。“

“师爷,这位陈六爷到底什么来头。居然这么牛。”

“不知道啊。这网上的东西,我哪里清楚。如果有机会,我倒是想去拜访一下。跟他请教一番。……咳咳。来,你来品品这个脉。我看看你师傅到底教了你些什么”

小徒孙听话的把手放到脉象仪上,细细的品了起来。

老头在一旁摸着胡子,心里很是满意。

这玩意儿太好了。中医为啥越老越牛。就是因为许多脉象好几年都遇不到一个。完全要靠运气。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仪器,在网上就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医案。各种脉象种类齐全。教徒弟的时候就不用傻傻的等待得了那个病症的病人上门才能教徒弟了。带徒弟的时间可就缩短了一大截。

尤其是疑难杂症。一时之间捉摸不定,心里有了想法还可以随时调出来再品品,斟酌再三之后再攥方。

而且你攒出来的药方,发到网上后还会有同行来交流。都是匿名的。除了平台 谁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谁。所以品评起来也就不用有所顾忌。

大家都是七老八十了。谁也不惯着。有气当场就喷了。最近已经好几对老头对喷到背过气去了。被平台警告了。禁言一周。

不过对于“陈细六”陈六爷,大家都是服气的。对于这位“萌萌哒”的陈六爷,大家都在猜他到底是何方神圣。资料里只写了他是江省人。今年106岁。

这个106岁估计是随便写的。毕竟图片里可是一个萌萌的小姑娘。想来是他的孙女。所以大家都认为这位陈六爷也就60岁上下。

60岁也敢称爷?我们80多了都还没敢呢。

江宁。陈细六陈六爷一手揣着紫砂壶,一手搭在脉象仪上。嘬一口茶,然后开口道

“竹子,你来摸摸看看,告诉老祖祖,你感觉这个脉象像什么?”

小竹子乖巧的把手摸上了仪器,细心的感受了好一会。然后说到

“我感觉像是按在一根麻绳上。绳子还一跳一跳的。”

“没错。这个就叫弦脉。就像手搭在一根琴弦上。你要记清楚这种感受哦。”

“知道了老祖祖。”小竹子甜糯糯的说到。

“你爹瞎胡闹,总算是弄了点好东西。倒也是方便了我和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