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6章 征北(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兵者,诡道也。

每个参赛选手都是无所不用其极,伏击,自然是诸多手段中的上上之选。只不过,作为本地猴,阿保机并不准备给郑大帅打埋伏的机会。

那就只能阵战破敌。

对于豹军的战力,郑屠子还是很有信心,这来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自然是这些年的持续胜利,不必赘言。

其次,则是来源于此前山北的战况。不论是燕郡城的防守战,还是张德与曷鲁的几场野战,都无比清晰地展示出来,尽管秃头蛮有些成长,但是相比于唐军,差距仍然不小。不论是单兵战绩,还是装备水平,少数契丹精锐或者还行,但是相比而言,这样的精锐毕竟太少。

穷病,不是那么好治的。

休看此次北征大军战兵只有三万,但是,除了少部分义从、牧骑,主力几乎人人铁甲。对面的胡儿固然人多,但是几多有铁甲?

再说,打仗还真的不是看人多。尤其这种数万人的会战,如果调度不当,人多可未必是福。

当然,鉴于己方兵力有限,郑大帅在战场的选择上,也花了一番心思。

与前军会师后,大军继续不急不徐,稳步向北。

又行四日,将片片山峦丢在了右后方。

此处辽水已经转弯,再向上游,辽水往西北而去,扶余却在东北方向。所以辽水运粮只能到此,后面百余里就得靠陆路转输了。于是唐军在辽水东北岸边掘壕立营,规规矩矩扎下硬寨,建个简易码头以为根基。

待众将齐集,郑屠子嚣张地端坐虎皮金交椅,道:“秃头蛮压上来,据说有众十万。十万颗脑袋,诸位可愿随某去取?”顾盼之间,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流露,随着两片后唇翻滚,一脸的虎须颤动。

武植武大郎是本届亲兵营头子,也是郑老二确定的侄女婿,立刻高叫鼓吹道:“请郑帅下令。”后面别都鲁恨恨道:“郑帅,请允我部突阵!”如今这位酋长手下衣甲齐备,早非吴下阿蒙,旧恨没有,但是新仇刻骨,发誓要跟契丹叫板。

毅勇军这些将领跟着屠子爷一路走来,打秃头蛮都是极有信心,纷纷表态愿意跟着黑爷拼命。其他如张德、李崇德等,亦回应愿意死战。

实话说,李崇德还好,反正资历浅,到现在卢龙军这几千兵都没带稳,面对老黑哪敢胡言乱语。张德将军心里却不免有些泛酸。他追随大李子甚早,从景城时,就跟随在侧,如今却被老黑后来居上,军中头一个做属镇节度使的不是自己,也不是秦光弼等老弟兄,恰恰是这个黑厮,这让张德怎能释怀。

来山北前,辽王对他本有承诺,张德更是怀着满腔热情,要看好后院。可惜,差事办砸,此刻也只好捏着鼻子听这黑厮发号施令。

实力不允,奈何?

待众将叫嚣完毕,不论真情抑或假意,郑守义都一一揽在目中,直到场面重新安静,郑大帅方道:“既如此,唯死战而已。”

说完这个结论,郑守义从椅上起身,立于帐中,将帐中众将挨个看了一遍,重新落座后,道:“兵法曰,兵贵胜,不贵久。明日,我军便打得一个‘速’字。尽速打垮契丹主力,其余牧骑便会胆丧。打法不难,也无甚花俏,不过是逮着契丹主力猛打,且将其余牧骑放到一边。当然,有那不知死撞上来者亦不必姑息。”

看众将皆点头应承,郑二与李三互望一眼,然后谓张德道:“张军使。”

“在!”张德没想到郑二会先点自己的名,有些意外。

郑守义无视了张德的诧异,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位老兄弟,语气柔和道:“张兄,明日突阵,具装甲骑需集中使用。我欲借你那四百铁骑一用,可否?”

阵战,要说还是具装甲骑好使。限于马匹难寻,毅勇军砸锅卖铁也就卢八手下攒了四百骑,这就有些单薄。好在豹军也有数百,本来还要多些,前不久有些损耗,此次出兵,拼凑了四百跟来,郑老板就打起张德这四百骑的主意。

对这黑厮呜呜喳喳,张将军心中其实不喜,如今还敢打自己铁骑的主意,更觉心里难过。尤其是抬头瞥见李三郎也正目光殷切地看着自己,张将军心中一凛,顿时想起此时身在何方,略作思索,勉强道了一声可。

郑守义便转向他人,依次道:“牛犇、周福贵、蔡海江。”

三人异口同声道:“末将在!”

郑二手指连点,道:“你等四千步军,居于大阵之前。此为一阵,以牛犇为主,需遵牛军使军令,记下了。”

作为主帅,郑守义还是有些自知之明。毅勇军刚刚经历了重整,可玩不来豹骑军的步骑混编,还是只能将步兵摆个大阵稳妥。

得到郑老板的重用,牛犇重重唱了个喏,眼角还不禁挑衅似瞥了蔡海江一眼。

老东家发话,周福贵当然没有异议。

蔡海江闻言则忍不住看看郑二,又瞅一眼牛逼哄哄的牛犇。对这厮,蔡海江一直心里不服,尤其让他老蔡听牛哥的指挥,很觉别扭。不过此时此刻可不敢胡闹,想了想,躬身应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