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母见两人触景伤情,叹了口气轻轻把门拉开,留下两人在房间内睹物回忆。
郭向北眼睛早就瞥见三人动作,一边吃一边走到二伯母旁边:“咋了?”
二伯母轻轻叹了口气:“你五姐一家搬出后,这间房子就一直空着,你奶奶按照以前你爸妈结婚时候的样子重新布置了一下。还好老物件都没扔,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你爸妈这些年过的都不容易,看见了难免伤感难受,让他们自己呆会吧,唉。”
郭向北点点头,转身看了眼正笑呵呵和三个孙媳说话的奶奶,心里既感动又感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奶奶是当之无愧的老郭家功臣。和爷爷一辈子相敬如宾,含辛茹苦拉扯大三个儿子,勤俭持家,对待子女从小严格要求,棍棒教育下老郭家最低都是初中文化水平。
老郭家的规矩和家风在新开胡同这片是出了名了。
听闻大伯二伯还没成年媒婆就络绎不绝,奶奶凭借一双慧眼选择的两个儿媳经过时间验证,皆是持家有方,秀外慧中的好媳妇。
母亲赵冬梅和父亲的结合,更是奶奶亲自拍板定下,虽然那时候姥爷赵山河是机械厂的领导,但是没有奶奶的首肯,这门亲事不一定能成。
老人一辈子为儿女操尽了心,幸运的是老郭家的儿女也从未让两位老人失望。
再想想自己上辈子娶的操蛋媳妇将这么好的一个大家庭搅合四分五裂,不但伤了亲情,更伤了老郭家的根......
“向北,卫红,卫倩,友芳你们来一下。”
正想的入神,母亲赵冬梅开门用手帕抹着眼睛朝众人喊道。
郭向北和三女进入房间,李卫红顿时“呀”的发出一声惊叫,李卫倩和凌友芳瞪大眼睛好奇看着房间内的一切,面面相觑不懂发生什么事。
大红布喜鹊被子,浅蓝格子床单,两个套着“囍”字的荞麦枕头,一方老式书桌,一件双门老式衣柜,上面放着两个竹编的箱子。
一道和床单一样的新窗帘拢在靠窗位置。
整个房间如果再贴上两个“囍”字,完全就是一间婚房。
“这间房子就是我和你爸还有向北以前住的房间,现在这些布置和我们当初结婚时候的布置,几乎一模一样。”
赵冬梅满脸回忆对着儿子儿媳妇说道:“这间房子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我在赵家村经常都能梦到这一幕。我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回到这里,一定要把房间恢复成曾经的样子。没想到,你们奶奶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郭开明拉着她的手,叹息一声道:“苦了你了,冬梅,是我对不起你和向北啊。”
赵冬梅笑着摇头,看向儿子和三个儿媳:“我和你爸商量,准备等他身体恢复能自己行动再搬过来。可是今天看到这些,我和你爸觉得对你们爷爷奶奶有太多愧欠。我们不在的这些年他们每天牵肠挂肚,等我们回来了还经常让两个老人来回跑,这不是儿女该有的样子。所以...”
她说到这里目光变得很认真,没等她开口,李卫红便快速看了郭向北一眼,抢先说道:“妈,我们明白你和爸的意思。昨晚向北回来就和我们说了你们想春节前搬过来的事,我们都很支持!”
李卫倩抱着赵冬梅胳膊笑道:“妈,我支持您和爸的决定。不过等我和友芳生了孩子,你们可不能不管。”
赵冬梅赶紧开口:“婆婆带孙子天经地义的事,我怎么可能不管。你们尽管生,我和你爸一起帮着带。”
凌友芳蹲在郭开明轮椅旁笑道:“爸,我妈的话我可记住了,等孩子生下来你们可要管。你们要是不管到时候我们把孩子送过来,反正离得不远。”
“管管管,等爸身体恢复了,你们生多少我们管多少。”
郭开明这话一出口,房子里顿时一片笑声。
................................
巴米扬难民区。
姚帅脖子上挂着一个华夏电视台的标志牌,作为采访组工作人员扛着摄影机跟在记者人潮中。
昨天下午,眼看败势已定的反抗军突然绝地反击,不但抵挡住了苏联三个师两万多人,配合飞机坦克大炮的冲锋,还将他们彻底赶出了占领区域,夺回了前沿阵地。
这一逆转惊呆了各国吃瓜群众,更是狠狠打了主流分析一巴掌。
更让世界各国难以置信的是,苏联军队失利后,不但没有重新组织进攻,反而军队主动撤出二十里。
交战双方之间形成一个空白区域。
正当各国纷纷怀疑苏联这一举动时,苏联阿富汗总指挥向外界宣布:战争是军队之间的较量和民众无关,怀着人道主义原则,将暂时停战,并且在交战双方之间的空白区域安置大量难民,允许国际社会进行人道援助,以及除阿美利坚和其盟友外,有限度进行媒体采访报道。
这一消息的发布,瞬间引来无数媒体记者。
至于这些媒体记者中有多少情报人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资格,姚帅一眼扫去,大半都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