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般人都觉得端午节吃粽子是常识,可在巴郡山区,很多地方端午节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

而且订婚的新女婿、才成亲不到三年的新姑爷都得给丈母娘家送包子,数量很多,一送就是几十上百个。

女方收到一大筐用红苋菜点染上色,顶端染成红彤彤的包子是非常荣耀的事。

端午节气候炎热,这些包子需要分给亲戚朋友,也能展示女儿的婚姻甜蜜和女婿家的大方富裕。

再说青泉湾这边的破烂一收拾好,二瑞马上又去梨花镇上,请来以前在村里修房时的木匠师傅。

谁知道一听又是修房,原本还笑着打招呼的木匠师傅就变了脸色,带着几分胆战心惊的问道:“你们又要修房子,有多少活?又有几家啊?”

年前带着徒弟们在徐家村做了一月木工,他回去就躺在床上十天才缓过来。

实在是太累了,在徐家村这活真是不要命的干,一个月比他做三月还多。

看着房子一栋栋的起,他想慢都慢不下来,熬着夜赶工。

好在做得多也挣得多,若不是看钱的份上,他是半道就想撂挑子走人,现在一听徐家村就怕。

徐二瑞安慰道:“罗师,就几扇门窗和木架,再做几张条桌!”

罗木匠听到不多,这才放下心来:“好,我明天收拾东西就来!”

别人是怕没活做,他是怕有活做。

罗木匠心里清楚,年前自己在徐家村那一通活,可把王家那两兄弟嫉妒死了。

同是梨花镇的木匠,在镇上见过几面。

王富和王贵兄弟俩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若不是自己也有一群徒弟,肯定会打起来。

不过罗木匠也很高兴,徐家村的人说了,修完房子,以后还要做家具,每年都有活。

他只希望慢慢来,别又是一家一家拼命赶。

木匠师傅来了,在驿站换来的木料和瓦片原本准备自家修房住,这次也被送去青泉湾。

先是盖房子顶,再做门窗,做桌面,打灶台。

另外,江枝指点着二瑞和小满搭建烘干房,这是非常重要的是设施,好在两人有搭炕经验,做烘干房还凑合,无非就是要多拆几次。

如今村子旁边有驿站就是方便。

以前去县城请张军头他们帮忙拦过路车,需要在路边等着。

现在就不同了,虽然驿站是为官差和官员服务,可府资金不足,为增加为收入,各处驿站早已经默许普通人住宿。

不过需要单独设一个下院,跟官员使用的房间分开。

徐家村这里的驿站一建好,陆续就有行人和商队在这里停足休息,也有宿夜的。

徐家村的人可以找商队搭车,也可以坐驿站的车马来去,只需要单独付钱就行。

曹驿丞虽然之前跟江村长没交情,但在徐家村旁边,这点小事还是要办,况且驿站本来就是做这种事情的。

江枝带着夏秀才和秀才娘子去县城,一个要去巧针坊卖绣品,一个要买一些书籍和笔墨。

夏元不能只用石板练字,还是需要纸张。

而村里孩子们也需要课本,虽然不能人手一本,合用几本总是要有的。

夏秀才现在有章县令点拨,脑子里已经有了清晰人生目标,只是这束修不好收。

江枝说了,夏秀才不收束修,但家里的土地得让村人一起帮忙种。

不管家里有孩子没孩子,都需要一视同仁的干,要是感觉自己亏了就自己上夜课认真学习。

现在有了青泉湾那边的药坊,村里仓房能放的东西就少了,可以分一片改成教室冬天用。

大部分时间还是得用仓房外的晾棚,反正孩子们白天要帮着家里干活,依然办夜校。

有江枝带着走一趟,最高兴的还是秀才娘子,以后她可以自己去买卖绣线绣品。

秀才娘子也没有想到以后进城如此方便,绣品能卖了,家里情况很快就能好起来。

江枝去县城跑了好几趟,除带秀才家进城之外,还请霍二小姐帮忙,比照着霍家药坊里将所有东西一一添置好。

说起来轻松,实际上忙得团团转,等所有事情做完,整整忙了一个半月。

时间到了三月中旬,气温回升,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江枝从霍家挖回来心心念念的黄桷兰种在地里。

之前种植的麦冬也已经进行一次田间管理,除去追肥,还需要在除草松土。

徐家村种的油菜花开了,到处都是一片片的金黄,也到了是早玉米播种育苗的季节。

农活越来越多了!

这一次,都不用江枝提醒,村里人就在互相询问:今年你家种早苞米,卖青粮吗?

去年跟着江枝搓粪球种早苞米的已经尝到甜头,今年说什么都要种。

辛苦几天就能多收一茬粮食,为啥不种?

至于卖青粮舍不得……只要换成白花花的银子给官府交税,第二茬就能全部归自己吃。

去年没有收入的人家也要种,站在旁边看别人挣钱的感觉很不好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