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我来了! > 第82章 招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的?”

“那还有假,看着没,这里面装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按个手印,签了名字,二十两就是你的了。”李大虎走到一个银箱旁边,翻开盖子,露出白花花的银锭。

二娃子挠挠头,一拍脑袋道,“行,额当兵,他娘的回去也是饿死,还不如上战场搏个出息。万一死了,那就算求。”

李冲哈哈一笑,拉着他不由分说的在花名册上第一个位置按了手印,生怕这小子反悔,李冲看着兴冲冲离去的二娃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道,“总算忽悠到一个。”

二娃子拿着两锭十两重的银子,傻呵呵的跟着招兵的人去领衣服去了,周围的灾民哄的一下全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的,差点把招兵的桌子给挤散架了。

一个士兵负责简单体检,主要看有没有残疾,听力视力不好的一律不要,还有一个士兵负责询问年龄,小于16超过35岁的也不要。一旁的书记官大冷天的愣是累的满头大汗,写字写的胳膊都酸了。

一个上午,这一处招兵处就招了五千多人。灾民营里还有十几处招兵站,场面异常火爆。

而参军的大多都是家里没有了地的佃户,即使挨到了明年开春回老家,也是饿死的命,索性不如拿了安家银,爹娘老婆孩子还能吃几天饱饭。

三天的招兵工作,一共招了两万八千人,甚至还有几个从小学武术的半大小子嚷嚷着要当兵,其中就有那个二娃子。

李冲不敢做决定,将此事报给了杨老三,杨老三拍板,决定特招这几十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进龙虎军。

当二娃子拿着二十两银子回了住处,他娘眼泪汪汪的摸着孩子的头,一脸的不舍,“娘,你放心,等额杀了鞑子立了功,额就回来给你盖大瓦房。”

“娃啊,你还这么小,娘怎么放心啊,那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

“娘,爹以前不是跟额说,好男儿就要杀敌报国吗,额参加的还是皇帝老子的亲军呢,额也要上战场,杀鞑子,为爹报仇!”

“娃啊,…”话没说完,一行清泪流下。二娃子他爹在太原镇的一个卫所是个百户,宣德年间瓦剌人过来打草谷,他爹战死了,连尸首都没拉回来。

“娘,你放心,额从小练武,招兵的千户大人说了,说我有特殊技能,日后肯定能立功。”

二娃他娘擦了擦眼泪,转头从内衬里摸索出了一个银镯子,“娃啊,这是你爹就给娘的念想,你拿着,以后想娘了,就拿出来看看。”

“恩!”二娃子郑重的点点头,收起镯子,揣进怀里。

第二天一大早,铜锣响起,参了军的众人排好队,在亲人眼泪汪汪的送别下,赳赳奔赴潭柘寺。

剩下的三万多灾民,朱祁镇最后决定,在潭柘寺山下东南方的空地上,建造一座小城镇,把这里的灾民和其他几处收容点的人全部送到那里,一来,这里的男女老幼都是免费的劳动力,二来扩充的兵员都是他们的子侄亲属,有了城,就有了家,新兵们就可以安心训练,城里的人可以去山下的兵工作坊做工养活家人,或者在山下开垦荒地种田。

说干就干,在施粥五天后,由锦衣卫和龙虎军的护送,城外所有灾民陆续抵达了潭柘寺山下。

朱祁镇让人在灾民中招募泥瓦匠,石匠,木匠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全部参与建城,这些有技能的人不仅每天可以领到10文钱的工钱,还能每天吃上三顿饱饭。这让他们干活的积极性瞬间提高不少。

为了提高建城的速度和质量,朱祁镇将大青砖的烧制方法写出来送给了工匠们,工匠们实验了两三次,第一批合格的青砖就出窑了。

于是,几十个炉窑日夜不停的挖土做坯,烧制青砖,工地上干的热火朝天。

那些干不动重活的老人妇女儿童,有的帮助工地送饭送水,有的砍柴烧火做饭,每天都能从工头那里领到2至5文钱,每个人都觉得日子有了盼头,都对朱祁镇这个皇帝感恩戴德,甚至有父老提议要给朱祁镇立生祠。

朱祁镇听后表示非常高兴,但难以接受,并下旨此风不可助长,要爱惜民力,同时再次提高参加建城民工们的待遇。得到消息的人们短暂沉默后,纷纷对着京城的方向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