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黍汐安抚着折梅,道:“折梅姐姐,你先别急,那司马公子是否已经娶妻?”

“尚未。”

“那他的家人是否已经替他物色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娘子为妻?”

“这倒不知,司马公子极少与我谈他的家人,平日里多与我论词谈曲。”

黍汐想起了以前书中读到的,古代有些才女,因婆婆公公不喜欢,或者正房妻子不喜欢,即使嫁人为妾,最终还是与郎君分开的遗憾爱情故事。

最终结局有的是重新改嫁,有的则遁入空门。

她不想折梅已经经历修道、还俗之后,还要再走这条老路。

“折梅姐姐,如果司马公子在你俩的终身大事上表达得模糊不清,也许他只是暂时把你当成了红颜知己,姐姐若想与他白头偕老,恐怕所托非人。”

折梅微微苦笑,回想起在玲珑山与司马远围炉谈词的日子:“罢了,想来他也只是当我为红颜知己罢了。”

见折梅面带愠色,黍汐拿了碗梨汤来,道:“姐姐,你不妨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在玲珑山之时,不要把男子对你的感情看得太重。”

折梅喝完梨汤,顿感清新润心,内心也渐渐平静:“还是你分析得透彻,阿黍姑娘,以后我还是以我的丝竹馆为主。”

送别了折梅,黍汐但愿她的丝竹馆越来越好,即使生在古代,她也见不得一人在可选择的时候,却偏偏要为爱去当别人小妾。

惊蛰到,春雷响,震醒蛰伏越冬虫。

半夜一声雷响,惊醒了被窝中的阿蕉,陈氏安抚着哭闹的女儿,哼着小曲儿,才把阿蕉哄睡了。

一大早,黍汐从梨花镇回到了刘家老宅,今日要与陈氏一同,给菜园的的菜苗除虫。

灶台上,陈氏做了一锅的香油煎饼,油要选芝麻油,可灭灶边毒虫。

出门前,陈氏将生蚝壳烧制成的蜃炭撒在屋子的每个角落,特别是院子里和门槛外,用来驱虫。

气温回暖,一早来到田里,昆虫纷纷跑了出来,地里的虫害也增多了。

除虫害,黍汐还是跟着阿娘陈氏学的。

提前三日,将草木灰泡入水中,灰水比为三比十。过滤完草木灰渣之后,将液体打出,喷洒到菜苗上。

喷壶是黍汐拜托路达制作的,她让路达把镇上公共浴堂的挂壶进行改良,做成了黍汐在现代见过的样子,类似一个大号的茶壶,壶嘴加一个莲蓬头花洒。

有了喷壶,驱虫事半功倍,黍汐又扛着两桶石灰水,去别有洞天那儿给鲜花和菜苗驱虫。

莫风正在洞内清修,黍汐拿了随身的三颗梨给了莫风大侠。

“莫大哥,今日惊蛰,宜吃梨。”

莫风欣然收下,起身接过黍汐手上的喷壶,帮她驱虫。

他一边洒着水,一边说道:“阿黍,你田里的瓜果紫薯,都被我吃了好几茬了!”

莫风浇完石灰水,还拿出了晒好的玫瑰花和金针花继续说道:“还有这些花,也是谢了又开,这些都帮你晒干包好了,我同你一起带回去。”

见黍汐拿着一个喷壶和两个水桶颇为笨重,莫风接手,扛着农具与黍汐一同下山。

一路上,两人聊着黍汐在温泉边的小农田,莫风说那些黄瓜、南瓜、胡瓜、地瓜他都吃腻了。

黍汐便带她去了自家田里,让他挑选菜苗。

莫风挑了些青菜,有白菜、萝卜、空心菜,还有盲盒种子里新长出来的茼蒿和莴笋。

陈氏已经带着阿蕉先回了刘家果饼铺,黍汐整理完农具,随后也回了梨花镇。

一夜之间,镇上的梨花全开了,洁白如雪。

黍汐到了店里,便开始着手做今日的新品吃食,她拿了些银耳泡发,剪成小瓣,将脆梨切块与银耳、冰糖一同熬煮。

这碗雪梨银耳汤,她只卖3文一碗。

由于价格便宜,惊蛰天百姓又有吃梨的习俗,今日这道甜汤卖得特别好。

干银耳一朵泡发了可以煮出一大锅的银耳汤,锅里的卖完了,小青又帮着继续制作。

但是店里的梨不够用,黍汐便独自去百源村找莺哥儿的姜爷爷去采买梨子。

姜爷爷见到黍汐,他立刻拉了两筐脆梨:“阿黍,这些都是今早现摘的,还新鲜着,够吗?”

“两筐够了,姜爷爷,过两天我再来找你进货。”

回梨花镇的路上,黍汐又顺道拐去的牛家村,拿了些梨送给牛大妈和牛三花姐一家。

“阿黍妹子,怎么今日想到来看我啦?”

“三花姐,我想上山去摘一些野桑葚,就是上次找羊时山里的那片桑树。”

牛三花带上两个背篓和一块大布,带着黍汐去山里。

路上传来了短笛声,原来是牛三花的侄子牛展翼,正骑在老黄牛身上吹着笛子。

一听说她们要去采桑葚,牛展翼也跟了过来。

桑葚树下的泥地里,也掉满了桑葚,紫色的一片,鸟雀正在啄食,见有人来,飞到了树中。

黍汐与牛三花在树下拉开大布,牛展翼拿着一根长棍摇晃着桑树枝,一颗颗桑葚如雨般落入布中,很快就装满了两背篓。

拜别了牛三花与她侄子,黍汐动身回了梨花镇。

桑葚保存的时间不长,黍汐放了一半在冷藏室里,取了一些品相好的放在流香小食售卖,一竹杯装卖3文。

剩下的桑葚,黍汐拿到刘家果饼铺里,她准备晚些时候拿紫薯与桑葚一同做紫饼。

莺哥儿见黍汐带了两箩筐的脆梨回来,便上前帮着削皮切梨。

莺哥儿:“阿黍姐姐,铺子里之前做的秋梨膏与雪梨糖,今日也卖得极好!”

楼兰儿:“阿黍,要不我带些散装的秋梨糖去开塘县卖,顺便给果饼铺子做些宣传。”

“这倒是个好主意,兰儿姐,这些新鲜的桑葚你也带一些去。”

开塘县,雨后桃花遍满城。

楼兰儿在东戏台边搭起了个小摊,开始吆喝着:“惊蛰吃梨,雪梨糖,梨花镇的雪梨糖,一份10文。新鲜的桑葚,3文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