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原罪密码 > 第140章 审判者的阴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潮湿的寒意,吹拂着渔村破败的屋檐。邢铁拄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坑洼不平的村路上,陈龙和唐新元紧随其后,三人的脸色都比天色更加阴沉。连续数日的走访,村民们的回避和闪烁其词,像一层厚重的迷雾笼罩着这个看似平静的村庄。

“邢队,这样问下去不是办法,家家户户都跟约好了似的,屁都问不出来一个!”唐新元性子急,忍不住低声抱怨,一脚踢开路上的碎贝壳。

邢铁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灰蒙蒙的海平面,那里曾吞噬了陈默的父母。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腿伤带来的刺痛和内心的焦躁:“新元,沉住气。他们不是不说,是不敢说,或者觉得说了也没用。”他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村里那栋最气派的三层小楼——原村长,现在应该叫村霸海狗的家。

“恐惧和长期的失望,是最好的缄默剂。”

他改变策略,不再直接询问陈默家的事,而是以“市里下来复查旧日环境污染,看能不能为受害家庭争取些补助”为由,重点走访那些当年同样因化工厂污染而患病或遭受损失的家庭。

在村东头一间低矮、昏暗的平房里,他们找到了卧病在床的王老汉。老人罹患严重的肾病,瘦得脱了形,屋里弥漫着药味和贫困的气息。起初,老人眼神戒备,一言不发。邢铁没有催促,只是拉过一张矮凳坐在床边,耐心地给老人递了根烟,并帮他点上。烟雾缭绕中,邢铁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政策(虽然是编造的),表达着对受害者遭遇的同情。

也许是邢铁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诚恳,也许是被病痛和贫困折磨得太久,王老汉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不仅证实了化工厂肆无忌惮的排污,还提到了小鱼死时的惨状,以及陈默家破人亡的悲剧。

“……老陈家,算是彻底毁了。小默那孩子,命苦啊……”老人浑浊的眼睛望着屋顶,仿佛在看遥远的过去,“小鱼走后,那孩子就跟丢了魂似的……后来,听说厂子倒闭前,有人夜里摸进去过,像是要找啥东西……都猜是小默,那孩子,心里憋着股劲呢……”

“废品站……”王老汉喘了口气,又补充道,“他后来老往镇上的废品站跑,鼓捣些破烂电器……唉,都是命……”

“潜入化工厂”和“废品站的破电脑”,这两个关键信息被迅速传回指挥部。邢铁注意到,在提到化工厂时,王老汉的眼神下意识地瞟向窗外村霸海狗家的方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这细微的动作,让邢铁确信,当年的污染事件,绝不仅仅是工厂的问题。

与此同时,市局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李相然和她的技术团队已经连续奋战了超过三十个小时,咖啡杯堆满了桌角,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睛却因为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闪闪发光。

“凌队!有重大发现!”李相然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她快速敲击键盘,将分析结果投射到主屏幕旁边的副屏上。“我们不仅确认了‘影刃’就是‘渡鸦’的早期化身,以及那个‘小鱼’签名,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近五年内所有存档的、带有‘道德争议’或‘情杀仇杀’标签的未结案、疑案进行了大数据交叉碰撞和网络痕迹回溯!”

屏幕上开始快速滚动一个个案件编号和简要信息,每一条背后都曾是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和一个家庭的破碎。

“案例A(女教师林某被杀案):”李相然调出案件档案,“表面证据链完整,指向其丈夫激情杀人。但我们重新分析了其丈夫案发前三个月的网络行为,发现他频繁在一个极其隐秘的、需要特殊邀请码才能进入的网络社群‘暗夜审判庭’活动。该社群充斥着对‘道德败坏者’的极端仇视言论。我们设法恢复了部分被删除的加密聊天记录,发现有人——账号匿名,但语言风格极具煽动性和操控性——持续向林某的丈夫灌输‘背叛者必须付出代价’、‘清除污秽是神圣使命’等观念,并提供了林某的实时行踪信息!这个匿名指导者的IP,经过多层跳转,最终指向一个与‘方舟’活动区域高度重合的境外服务器!”

凌风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

“案例B(工厂女工刘某被剥皮案):”李相然继续展示,语气愈发沉重,“案犯性格内向,生活压抑。但我们发现,在案发前半年,他曾在多个心理咨询平台匿名留言,倾诉痛苦。随后,有‘神秘好心人’通过加密邮件与他联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但内容逐渐偏激,将他的不幸全部归咎于其‘不忠’的妻子,并暗示‘极端手段’是‘解脱’和‘伸张正义’的唯一途径。我们追踪这些加密邮件的发送路径,发现其使用了与‘CleanSlate’指令同源的加密内核!而邮件末尾,有我们刚刚破译的、属于‘渡鸦’的独特水印!”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唐新元一拳砸在桌子上:“王八蛋!这是教唆杀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