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呢,先前徐令就想过这个问题。古时候造反都师出有名,讲究一个正统。

什么叫正统,臣子作乱,这就叫歪门邪道,可若是皇亲国戚,继承有理,这就是正统。

从史书上看,也就从明朝神兵天降的乞丐朱重八开始,才没那么在意血统,因为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大佬。

可要是往前数,哪个造反夺得天下的,都要有个出师有名,若是没名,就算当了皇帝也坐不久。

徐令压根不信这些,什么师出有名无名,不过是为了维护皇权怕人造反的说辞。

他有什么可怕的?他徐令做了皇帝,都不能保证自己会是一辈子认真负责的皇帝,二代还好,三代开始走偏,也不知到了多少代,可能就完全忘记当初建立王朝的初心了。

这就是历史周期律。

徐令所能想到对抗这个定律的法子,就是教会百姓一个道理:谁对百姓好,谁就坐天下。谁坐了天下欺凌百姓,百姓早晚都会推翻它!

他要把自己会的屠龙术,教给百姓!

不过人言可畏,徐令想要造反,给自己谋一层合理合法的皮,如今已经出现,还就出现在他眼皮子底下。

徐令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梁国入侵,百姓遭殃,雍朝抵抗无力, 百姓如牛羊一般被屠戮,男子被拉壮丁,女子被人凌辱。

如此让人气愤绝望之时,众人都冷眼旁观,可徐令却派人出击对抗梁国大军入侵,把百姓迁移到安全之地。

这消息若是传了出去,百姓会支持谁,可就不言而喻了。

他日徐令一个商人做皇帝,也就有了正统。

杨自忠带着数百精兵前往徐州,此行还带了徐令给梁国大军准备的好礼。

一边,游道子组织徐州胶州百姓南下迁居,这边,徐令接收王行筠送来的通州大礼包。

正发愁北地两州百姓无地迁居,这下通州成了徐令的囊中之物,不过五日,徐令便全境占领通州,这次又杀了个痛快。

杀的人照旧,欺凌百姓有旧冤的,只要百姓上诉告状,徐令就派人查清,一旦查清定罪,就看犯下的罪行有多大,大的就家产充公,族人劳动改造。

犯罪小的,就部分家产充公,犯罪族人劳动改造,剩余族人可走可留。

没有犯罪的世家少之又少,不过也有,他们就像是空谷幽兰般稀罕的存在,徐令自然是要大肆宣扬大同思想,若是他们被说动了,自愿加入除害会,那就万事大吉。

如果他们不愿意加入除害会,还是支持雍朝,徐令也不会伤害他们,而是给他们安排事情干。

让他们去教书,去想法子,去出主意,融入百姓之中。

刚好缺少管理识字的人才,这下子王行筠一死,通州多少商人加入商会,十来个大世家沦为徐令的阶下囚。

如此一来,徐令所占领的三地隔江相望。

从北方往南边运人本来很不容易,尤其是徐州胶州百姓起码有十万众,不过到了徐令这边,通州大大小小的船只尽数听命,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日夜不敢停歇地接人。

从北方迁来的百姓一到南边,就被人安排去处,有的要走很远的路,有的可能就近安排。

徐令尽可能让全员都动起来。

这种调控人员的大型事件,才是最考验一个组织的时候。

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日的基层组织已经适应了管理,除害会没有很多上层官员,大部分人都是基层组织官员,可能两三个人就能组织出一个小队,负责几十上百人的安置后勤等工作。

军队的训练也是如此,徐令参考军地两用人才训练,让加入红巾军的百姓不仅能够上战场打仗,闲时还能种地,自给自足。

所以,必要时刻,他们就是兵,无关紧要之时,他们就是耕地的民。

时间一天天过去,徐令忙的脚不沾地,人都瘦了不少。

地盘猛地扩大,他要操心的事情可多着。

如今拿下通州,估计他已经成了很多人眼中钉肉中刺,到了不拔不畅快的地步。

尤其是最近收到的消息,都是和朝中内部讨论有关的。

朝中大臣已经决定扶持太子临时上朝,主持朝政,他们下令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大军剿匪,至于全天下最大的匪,肯定就是徐令了。

徐令不以为然,这些肉食者只看得见眼前,看不见长远,估计他们也不敢相信徐令会放弃徐州,把百姓尽数迁走,还以为他会苦苦守着徐州,一旦和梁国军队打起来,再派人剿匪,肯定让他腹背受敌。

可惜,徐令放弃徐州胶州,就等于打开通往京都的大门,那些梁国军队本来就是冲着雍朝去的,怎么可能和徐令缠斗呢。

徐令看着墙上挂的简单地图,心中明了,只怕开春之后不久,就能听到雍朝垮台的好消息了。

他也总算能够喘一口气。

墙上的地图,是徐令专门找人绘制而成,说实话 ,古时候打仗能有地图真不容易,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离不开一个村庄,更别说绘制地形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