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踏山河之一啸破苍穹 > 第62章 围魏救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古时期,七国混战,魏国实力超强,它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一路势如破竹,最后兵临赵国都城——邯郸城下,赵国于是向盟友齐国求助。齐国遂发兵20万,以田忌为帅,孙膑为军师。军师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的计谋,,那就是不去邯郸与敌硬碰,而是趁敌境内空虚,攻入魏国,迂回救助赵国。齐国大军杀入魏国国境,兵锋直指魏都大梁。魏军元帅庞涓得信后,不得不弃邯郸回援魏国,邯郸之围遂解。

多年以后,养精蓄锐的魏国企图先吞并周边的弱国韩国。接到韩国求助后,孙膑再次采取围魏救赵的老办法,气得庞涓暴跳如雷,却又不得不班师回援。这一次孙膑采取减灶法,每天都减一小半齐军做饭的灶,还丢弃一些辎重跟兵器,甚至连齐国的旗帜也扔在路旁,造成齐军听闻魏军追击而溃逃的假象,引诱庞涓轻骑追击。庞涓果然上当,不顾手下劝阻,轻骑追击,最后在马陵道上孙膑重兵埋伏,诛杀了庞涓。”

“这个孙膑很懂庞涓的心理啊,了不起!”

“那可不?他俩可是嫡亲的师兄弟。”

“师兄弟啊,为了国家利益反目成仇吗?”

“他俩之间可不光是家国利益那么简单!庞涓跟孙膑都师从兵法大师鬼谷子,庞涓先出山,他是魏国人,被魏国国君重用,他向孙膑发出邀请,孙膑于是投奔了师兄。孰料庞涓表面上善待孙膑,实际上内心却嫉妒孙膑得要死。”

“为何如此嫉妒?嫉妒他才华在自己之上吗?”

“不光如此的,庞涓更嫉妒师父将毕生心血都传给了孙膑,认为是孙膑夺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先是让魏国国君不重用孙膑,又捏造罪名,陷害孙膑,让他遭受了残酷的膑刑,被割掉了膝盖骨,双腿无法行走,只能趴着前行。孙膑后来明白庞涓的阴险,忍辱负重装疯,终日在街上爬行乞讨,庞涓又再三试探,甚至逼他吃屎才彻底放松了警惕。你想,正常人谁会吃屎呢?后来齐国的使臣出使魏国时,偷偷联系上他,带着他偷跑回了齐国。”

“原来如此!庞涓假君子真小人也!”

“可不!”

“那霍去病又是谁?”

“那是另外一个朝代的人了。当年北方有个强敌叫匈奴,年年冬季南下侵略中原,劫掠粮食,烧杀抢光。霍去病,年方十八,率八百骑精锐,孤军深入大漠,直捣匈奴皇庭,勇冠三军,被封为冠军侯。一年以后,霍去病又是千里突袭,获得河西大捷,将匈奴势力彻底驱逐出河套一带。匈奴有歌哀叹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两年以后,霍去病再次深入敌后,在大漠以北,全歼匈奴左贤王的主力,于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建立不世之功,然后自瀚海班师回朝,从此匈奴远遁,漠南再无匈奴王庭。”

“狼居胥山?瀚海?焉支山?”柳言恒起身,掀开帐门,进入隔壁议政的大帐,走到沙盘前。

清翎跟过来,找到河西走廊尽头的祁连山脉南端,“焉支山属于祁连山的一脉,在匈奴语的意思是王后山,匈奴的王后多出自焉支山,故称王后山。”

清翎又寻找沙盘最北边的瀚海,但没有发现贝加尔湖的标记,于是走到大帐内悬挂的地图前,踮着脚尖看地图的最上方:“狼居胥山跟瀚海,应该在沙漠正北方,也许跟大兴这个朝代的叫法不一样。”

“霍去病如何在大漠中找到水源?他又如何准确找到匈奴的王庭?有内应吗?”

“这就是霍去病神奇的地方,跟他同时出兵的其他将领要么迷路,要么打了败仗。只有他在沙漠里大范围地穿插,却从未迷路过!只能说他是个方向感极强的奇才!”

柳言恒站在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中几个湖泊的区域,久久不语。

“其实,匈奴的定居点一定在大漠深处某处水草肥美的地方,只要认准方位,沿着这几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往北行进,沿途找到水源,也就能找到他们的定居点。”

柳言恒听罢,侧身看了一眼清翎,眼中满是赞赏,“翎儿,你的聪慧是我平生仅见,不来军中效力,真是浪费啊!”

清翎笑嘻:“不啦,我只是一枚小吃货而已,打仗的事情我知晓的不多,也害怕见血。哎呀,差点忘了,我准备了一份大礼给你!”

“什么大礼?”

清翎从背包里翻出几个小袋子,拆开其中的一袋,里面赫然就是现代的快餐面,配有几小袋辅料,包括烘干的青菜片、猪肉粒以及调味包,清翎麻利地用开水泡了一包快餐面,趁着泡面的功夫,向柳言恒详细介绍了泡面的制作工艺,特别介绍了于大厨以及张老板加工厂的功劳。

打开泡面盖子,满室飘香,连柳言恒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然后哧溜哧溜几口就干完了一碗面,出人意料的是,柳言恒居然端起面碗,将剩余的汤喝得干干净净。当他面不改色地放下碗看向清翎时,清翎张成O型的嘴巴还来不及合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