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故事讲罢,秦秀才继续做了个总结,他一边告诫大家,珍爱生命,远离蛮夷;又同时提醒大家,保守秘密,谨慎为上!

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听进去了,并且纷纷点头,一个个心里觉得这秦秀才到底是读书人,讲个事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还说得怪动人!

最让人信服的是,人家把利害关系都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了,真是敞亮人!

老秦如果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肯定会哂笑一声,这不是小KISS么!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性改进,这可是每个华国人都知道的真理!

有脑子清醒的,就有混不吝的,这不,有个平时招猫逗狗的刘赖子,就跟秦秀才杠上了,他嘁了一声,怼道:“既然我们都能知道,官府为什么现在都没动静?难道他们都是傻的吗?”

秦天柱想,我要说人家不知道你也不信,那就顺着你呗!

“你以为他们不知道?也许他们早就知道了,但是他们不会说的。”

“为什么不说?早点告诉大家,咱们也好做个准备啊!”有人困惑地问。

“然后呢,让你们有准备的逃跑吗?你们知道如果蛮子打过来了,官府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

“是兵勇和壮丁!到时候,在座的各位,还逃得了吗?”

“嘶!”所有人齐齐抽了一口气。

是啊,官府为什么没动静?人家是装着不知道,先稳住老百姓呢。等蛮子真的来了,他们把男丁征了兵役和劳役,在座的除了秦秀才有功名在身,可免役,别人一个都别想跑。

这还不逃吗?必须得逃。而且得悄悄的,打枪滴不要!

这下,连刘赖子也信服了,有见机快的早就扶了里正过来。族老是早就没有了,现在各个村子,老人真是数得着的了!

南丰村的刘里正死死抓住秦天柱,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反反复复地问该怎么办?

秦天柱已经被耽误小半天功夫了,到现在都没跟大姑说上两句话,他可没时间跟他们再唠下去了,虽然背后没长眼睛,可老婆的冷刀子飕飕地,他已经感受到了透心的凉意!

他赶紧把自己里正大伯给卖了,跟刘里正说这个我大伯最是清楚,叔还是让几个机灵小子带着,去我秦家村取取经吧。他看南丰村的架势,是准备整村出逃了,两个村通婚多,互相亲戚不少,如果有心,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走,路上也能更安全些。

刘里正心道,对对对,我得去找我秦老哥哥,明儿死活得赖着他们一起走。于是他忙不迭地喊了几个小子套骡车跟他去秦家村,又边交代一众村民家家户户赶紧准备起来。

待得大家都散了,已是又过了一刻钟,嫣然拉拉秦天柱的衣摆,示意他时间不早了。

秦天柱也急啊,可大姑这关还得过。

他拉着大姑的手,先是痛彻心扉地反省了一番自己的糊涂行为,并把孤本换钱的谎言又拉出来溜了一回,最后更虱多不痒地说,今儿之所以来得晚了,那是因为被爷爷托梦了,爷爷扯着他打了几个大耳刮子,然后交代他要听里正大伯和亲亲大姑的话,好好振兴秦家。直把大姑惹得又哭了一场,还捶胸顿足地喊为啥自己老爹不给她也托个梦交代交代!

侄子洗心革面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大姑是深信不疑,并且看到大侄孙手上拉着的骡子,更信了几分!

秦天柱等大姑云收雨住,又细细跟大姑及几个表兄弟讲了需要抓紧准备的各项物品,行李怎么做到轻装简阵,必备物资该准备哪些,粮食武器衣服被褥还有药品必须带足的话,反复说了好几遍。

最后,他取下富贵儿身上的竹筐,拉着大姑和几个表兄回了屋里,揭开盖着的布说:“这么多年,我那廪生的口粮都拖欠着,昨儿我想着咱们快走了,去碰碰运气。没想到粮没领到,倒是弄回了几件兵器。那主簿说是县衙里淘汰下来的,要的话抵三年口粮,我寻思虽然亏,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且咱们这次逃难,路上碰到恶人须得有个能防身的,就要了来。我家人少,我自己留了点,给大姑带两件,你们可仔细点收好!”

“那敢情好!”

“这东西好!”

一木和二林两声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无聊的嫣然发现,智游地图上的刘家,除了大姑外,又多了三个小绿人,应该就是这三兄弟,其他小人处在黄绿之间,眼看着就能争取过来了。

“好了大姑,两位哥哥并三弟,我们一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采买,而且回去后,准备再去做些干粮,你们也赶紧准备起来,咱们这就走了,如果明天你们准备跟我们一起走的,辰时初记得到我们村口集合。”

“好,咱们听你的,这就准备去。”大姑爽利的应声好,然后习惯性地要喊大儿媳妇给拎点粮食来,又想摸银角子给秦铭。

嫣然赶紧拦住,开了今天过来的第一句口,“大姑,这么多年,我们一家占了您和各位兄弟嫂子多少便宜,我们早就心亏死了,以前是没能力,如今手头也有些钱了,绝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今后我们跟几个哥哥一起孝敬您!”

秦招娣今儿是第三次掉眼泪了,自打爷娘和老伴儿去了后,儿孙一堆,侄子又不争气,她是一天天过得愁啊!

没想到这都惨得要去逃难了,侄子懂事了,侄媳妇孝顺了,还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吗?

告别了大姑一家子,秦家三口牵着骡子赶紧奔镇上去,就连大姑死活留着用午食都没答应。

开玩笑,这里的农村人大多中午这顿是不吃的,何况大姑有那一家子养,日子能过得去,还不是因为能干会省?今儿一家三口如果没脸没皮的留着等吃饭,估计那几个小绿人又要转黄了。

早上他们出门前,特意烧了一锅热水放在空间,嫣然把三个牛肉卷搁在锅上热了热,拿出来一人一个先垫巴一口,准备待会到了镇上再看看有啥热乎的买些来吃。

一路快走,终于在午时到了镇上。就如他们昨天在地图上看到的那样,平安镇着实不大,镇上的店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