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秀才娘子人美心善,秀才公可不好惹!

喝完了牛奶的孩子们,下一刻就被赶去上课了!今儿不用赶路,上午也收拾了一大半了,其他事情他们大人会做,孩子们还是得多多学习!

其实今儿他们还真没心思学习,这山寨里新鲜事物太多,喂鸡喂猪,放牧打猎,哪怕是帮着磨豆子,也比读书要有趣得多!

不过嫣然自有办法让他们乖乖地坐着读书,不光是坐着学,还得学得比平时更好,因为呀,现在有郑主簿这个听公开课的外人在,咱秦秀才的面子不要的吗?孩子们必须好好表现!

在少玥的管理下,幼灵的带领下,三字经背了起来,哪怕是再不爱背书的粪球同学,啊不,现在他已经成功改名为秦术了。哪怕是再不爱背书的秦术同学,也跟着摇头晃脑,倒背如流!

朗朗读书声,声声悦耳来!

郑主簿听得不住点头,不愧是有功名的人教出来的孩子!背完了三字经,客座教授秦秀才一时技痒,出了个今天教学的课题: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为与不为之道也!

老秦同志在现代,仅是一个高中生,人到中年,脱离课本已经半辈子了,除了几句古圣人的名言,他的脑子里还真没有多少学识。可现在不一样了,前身好歹是个秀才公,那满肚子学问也不是虚的,现代为人处世的经验和这辈子的学识相结合,就显得他有点智者的调调了!

秦秀才起了这个课题,倒是把郑主簿,卫林,少玥几个有文化的给说得一愣!

三人脑子里思考着秀才公的言论,越想越有道理,越琢磨越佩服,先生大才啊!

同样接受现代教育的秦铭同学,有着年轻人的冲劲和不服输,更有对信念的坚持,他则跟高中做议论文一样,跟老爹来了个正反方辩论!

秦铭小朋友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乃大丈夫之本色。

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的人和事,他就不说了,只说当代的戚家军和固原镇的陈将军,哪个不是真英雄大丈夫,明知没有粮草支援,没有蛮子兵强马壮,一样为了大雍,为了百姓壮烈牺牲,他们难道不知道不可为吗?

他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听罢秦铭的一番言论,少玥幼灵和卫林首先鼓起掌来,他们个个眼圈发红,把秦铭引以为知己,他们的父辈祖辈、恩师战友就是在这样的情怀和心境下,抵御强掳,壮烈牺牲的!

老秦首先肯定了这种大无畏精神,但又接着说:真正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知其不可而不为。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可为之事中有大作为。

“知其不可而不为”绝不是一种退缩或逃避的消极行为,恰恰相反,这是一种以积极姿态避免不必要牺牲,迎接新的挑战的明智之举。

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道德高尚,智勇双全,作风务实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让我们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武夫精神中幡然醒悟吧!

“知其不可而不为,知其可为而大为”,你的人生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孩子们听得一头雾水,秦铭则是质问出声,“照你这样说,难道汪东的不战而逃,竟是对的吗?”

嫣然一拍脑门,又带沟里了!还有,这还有外人在呢,她赶紧瞅了瞅,还好还好,郑主簿刚才被秦大伯拉走了,没听到这一段!不过,你们父子俩这样直愣愣地说天下事,这好吗?老秦啊老秦,你没这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把你给能的,这下被亲儿子给怼得没话说了吧!打脸不?

嫣·救火队友·然紧急出场,道:国要分而治之,事无一概而论!

在国家大义上,当有节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舍生忘死,是民族气节,也是一种精神传承!而在别的地方,遇到不可为之事,则更应该保存火种,徐徐图之!

比如咱们,明知如果蛮子来了, 等待咱们的是死路一条,不也逃了吗?这就是知其不可而不为!

有道是,在其位谋其职,戚家军和陈将军是军人天职,所以他们挺身而出,而汪东却背离了他的职责,这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不是同一等级的!

今天你父亲秦秀才提出这个论题,只是想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凡是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遇到困难,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死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改变方式方法,成功自然会被你抓住!

在桃园县,因为实力不够,咱们逃了;而这次剿匪,因为咱们有了自保能力,准备充分,所以直面匪徒,获得了胜利。如果没有胜算,咱们也不会做这事了,对吧?

好吧,虽然秦铭小朋友还是有些愤愤,但老妈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而且,看看这些天真懵懂的孩子,他也不能瞎坚持,只要知道老爸的初衷是好的,而且他的论调,也是对大家有好处的就行了,反正,真理只在少数这边!

秦铭坐下了,卫林和少玥则陷入了思考,他们一直以来,内心的信仰就是,做一个忠君爱国,迎难而上的人!只是,做到这些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了他们家破人亡,举目无亲!

现在有人跟他们说,可以不用这样的,做得到的努力做,做不到的就不要勉强,或者等以后有能力时再说!这是对的吗?嘴里不想承认,但他们心底里也慢慢认同了这种思想,生存是这样,报仇不也是这样么?姑父,秦叔是不是在提示他们,报仇也别死磕,先强大自己,等有能力的时候再做?

天真懵懂的孩子们没有体会到他们秦秀才的用心良苦,孩子们还小,也经历太少,但卫林和少玥却是听进去了,所以除了对秦铭的感情更深外,对秦天柱也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当然,这样的感谢秦天柱是一点没感受到,他今天被儿子怼了个正着,早就找理由溜了,溜去哪儿了呢?当然是跟他大姑小姑唠嗑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