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少年们满载而归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秦铭是个会来事的,带着伙伴们一路打马而过,先到县衙走了趟,给县衙后院送去一头狍子并三只野鸡。县丞老爷这么上路,他们有了新鲜吃食,自也不忘给郑夫人添个菜。这边送完,复又去秦小姑家送了几只野鸡野兔,才说说笑笑地回到了粮仓。

秦小姑家的几个姑娘,自到了高月巷住后,就开始独自开伙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她们也能跟大家和睦相处,可要是能独处,还是更愿意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大伙儿也能体谅她们的不易,所以并不干涉,日常还额外照顾些。

除了几位姑娘,其他人倒都在粮仓里里外外地忙活着,包括已经置了房产的王玉山及他亲家一家人。

今儿上午,王玉山和陈东家赶早去了县衙,凭借雄厚的财力和这一路上的交情,跟郑县丞买下了县衙东首,隔壁街上的一幢大宅子。宅子有三进,但相比秦秀才买的那几处,破旧很多,只赚了个大字,后续要修补添置不少物件,但王玉山他们也很是满意了,毕竟除了这一处,再也找不出位于县城中心位置的大房子了。

买了房子,接下来自然是置地了,王玉山本就是地主,对于田地的执念颇深。房子没有优惠,但买荒地,郑县丞还是给了跟桃源村一样的低价,毕竟,多一人开荒,多一亩良田,县城就能振兴一分!

买地的时候,王玉山和他亲家的家当才算是真正显露出来,两人一听荒田这么便宜,又有桃源村大手笔的雇工开荒,也豪掷千金,买下了跟秦秀才家相邻的三千亩地,可买地一时爽,买完后,他俩才想起来,这么多田地,雇工也要不少钱,钱倒是其次,他们有,可粮食却实实在在地没有啊!

开始他们还想着,大不了多出点钱,让长工们自备干粮吧!可这鄂伦县里,寻常百姓哪家不缺粮?往常到了春末,就闹饥荒了,今年更是被马贼们抢了个所剩无几,县里几家粮商的存粮,也都被县衙和桃源村买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留着高价卖呢,百姓们实在吃不起!

想来想去,也只能来问问咱桃源村了,此时王玉山正拉着秦里正和秦秀才,商量能不能给他们匀一些粮食呢!

对于把本就捉襟见肘的储备粮,再往外分一些,秦大伯当然是舍不得的,他不是那没有脑子的人,被人哄两句就会把自己村的粮食舍出去了。可再怎么说,王玉山对他们桃源村毕竟有提点之恩,虽然一路上护他们周全也尽够回报的了,但到底抹不下脸一口回绝,所以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秦天柱心里是有成算的,但也不能大包大揽的把话说死,再三斟酌后,拉着王玉山的手恳切地说:“王哥,不瞒你说,咱们桃源村是筹了不少粮,但满打满算,只能维持开荒一个月,到四月后,咱们也得断粮了。今儿我还跟里正爷们分析了,咱们只能先开一部分田地出来,赶紧种上粮种,我跟你弟妹,准备不日就往邻县去一趟,如果能在那边买到粮,那是最好,如果买不到的话,不出六月,咱们全部都要啃野菜了。我也知道你手上没粮食,这样,我做主,匀给你们粟五十石,小麦三十石,再多真的没了!城中粮商那里,你可以试试提价买,他们手上应还有些,估摸着是准备春末高价卖的,只要你们愿意加钱,相信他们也愿意出给你。”

秦秀才的一番话,用数据说话,既恳切又实在,让王玉山心下十分熨帖,看着这个曾经有些龃龉,又渐渐冰释前嫌的同乡人,他心里由衷地钦佩感谢!

“好!好兄弟!”王玉山激动地用力拍了拍秦天柱的脊背,忙不迭地就要从怀里掏银子出来。

秦天柱忙拉着他说:“不忙不忙,今儿天太晚了,银钱和粮食赶明儿让孩子们去交割,今儿开心,咱们好好喝一杯!”

喝一杯?喝秦秀才家的美酒吗?耳尖的汉子们早就在关注着这边的动静,一听到喝酒,更是一个个都找着借口往这边挪过来了。

秦铭这个伪儿童在现代也曾喝过几杯啤酒,个中滋味倒是印象不深。对于白酒更是因为刚成年,从未涉猎过。所以对于叔叔伯伯们这么爱喝酒,他是有些不太理解的。

不过好奇宝宝秦铭也曾在网上看到过关于东北人的酒文化。据说早在八千年前,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已开始酿酒,开启了东北悠久的酿造史。在金代酿酒技术有了新发展,从传统的温水法酿酒到蒸馏法酿酒,是古代酿酒史的一次大飞跃。农业考古所发现最早的小米种子和高粱种子,也谨慎地将中国蒸馏酒文化的发源地指向了东北。后经数百年传承改良,白酒酿造在该地始终香火绵延,长盛不衰。

那么,这个异时空的古代东北,酿酒术到了哪一步呢?说不定连蒸馏法都有了也未可知呢!

前边以秦天柱为首的首脑们,在一众汉子艳羡的目光下,开启了秀才娘子赞助的最后两坛美酒,开始推杯换盏起来;后边秦铭已经开始盘算着,赶明儿去打听打听,县城里有没有酿酒师了!要是有,咱改良改良,提炼提炼;要是没有,那咱也可以从无到有嘛!白酒、米酒、黄酒都可以,这可是高利润产业哦!往后粮食丰收了,这个产业大有可为!

当然,这个不急,眼面前更要紧的是另一件事——重启文化课!

今儿招工登记一天,暴露的问题不少,下午收工后,收上来的名册简直让两位小老师哭笑不得。除了幼灵这个三岁启蒙,五岁练字的小学霸外,其他小书记官们的名册,不外乎一个问题,有不少字不会写,圈圈叉叉,象形文字占比奇高,整本册子,除了他们自己,别人很难看懂!

这就尴尬了!幸好郑县丞没看到这些,不然可真是要让他打破滤镜了!

但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孩子们才学了几个月呀!所以,为了维持住读书人的人设,把工作完美完成,孩子们的学业必须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