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都变成哑巴了?
之前是谁信誓旦旦,说过拿下苍罗......好吧,现在改名叫神州世界,轻而易举的。
你们给朕的保证呢?
就是如今这损兵折将,大败亏输的局面吗?
这就是你们给朕的交代吗?
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满朝文武低头而立,鸦雀无声。
看似心虚惊恐,但落到隆武帝眼中,却是赤裸裸的挑衅了。
怎么,我堂堂帝朝之主,大声喝问你们,居然连半句回音都得不到。
这是根本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啊,真是岂有此理。
他脸上怒火越来越盛,眼看就要轰然爆发。
突然,耳边传来一声低沉的轻咳声,音量不高,却如九天惊雷炸响在他心间。
隆武帝浑身一颤,下意识转头看向宝座后面那方高高垂下的珠帘,
一腔怒火好似被从天而降的冷雨浇灭,瞬间没了底气。
他脸上的慌乱神情溢于言表,让大殿中偷偷观察的某些重臣看得连连皱眉,
眼中光华愈发晦暗。
“色厉内荏,骄横而懦弱,非明君之象啊。”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些人打上了难堪大任头衔的隆武帝此时脸上没有了一点儿怒火,
他小心翼翼对着身后珠帘微微一拜,然后放低声音询问,
“母后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吗?”
沉默片刻,一把低沉而充满磁性的威严声音缓缓响起,
大殿中,数百名文武大臣瞬间把腰身压得更弯,恭谨聆听,
“皇儿,为人君者,要戒躁,要慎怒。
不可让怒火冲破了理智。
心思不定,性情不坚,是为君的大忌,你要记牢。”
“是,儿臣知罪,一定牢牢谨记母后的教诲,下次绝不敢再犯。”
隆武帝赶紧站起身来,恭谨行礼,表情诚惶诚恐,一点儿也没有了刚才浓浓怒火快要淹没朝堂的嚣张气焰。
他自觉应对良好,让母后看到了他的孝心,让群臣看到了他的知礼,
瞳孔中有浓浓的自得之色闪现。
岂不知他全部表情都瞒不过珠帘之后那位威严美妇的眼睛。
兰禧皇太后娥眉紧锁,眼神中全是失望与不快。
这个便宜儿子实在让人失望, 悉心教导多年,一点儿她的精明强干也没有学到,
反而养成了一身多疑易怒的坏毛病。
如今听信了某些宵小之辈的挑唆,居然还打起了从自己这太后手中夺权的小算盘,
真是不知死活,愚蠢得可以。
他真以为自己这太后是通过垂帘听政才得到的权势吗?
他对天风帝朝的上层权力架构简直一无所知。
要不是去世的老皇帝无能,没让自己生下一儿半女,哪轮到他来当这个皇帝,
既然他愚蠢还不自知,那就找时间把他从皇位上踢下去得了。
换个皇帝反正也费不了多少事。
心思既定,兰禧太后也没有了陪他扮演母慈子孝戏码的兴致,
她冷哼一声,语气渐冷,
“小小一方皇朝就让我天风损兵折将,实在是难以启齿的大辱。
传出去,定叫浑天和苍岩两家笑话我们。
数百万将士的血仇不得不报,众卿可有何想法要奏上。”
太后话音刚刚落下,大殿中群臣人人动容,有人当即出班启奏,
“回禀太后,贼虏大夏罪不容恕。
臣建议再次提调十支主战军团跨界远征。
同时派出圣人境界帝朝强者随行,以雷霆万钧之势,碾灭大夏,铲除罪人。”
“不可,大夏实力不弱,不能再粗心大意,臣启奏太后,
出征大军应该多多益善,臣以为至少十五支主战军团,五位圣境强者,
方为万全之策。”
“禀太后,臣觉得其实二十个主战军团出马也未尝不可。
帝朝承平多年,很久未逢战事,完全可以把这次剿灭大夏宵小当成一次练兵之途,
让那些久疏战阵的将士们见见血,好处不小。”
“启奏太后,臣建议发征召令,让帝朝之内的修行门派全都派弟子门人下山,
协助将士们,攻伐大夏。
这样不但可以历练帝朝年青一代,还能增强远征军的战力,
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起奏太后,臣也有本上奏......”
亲眼看到大殿中群臣激昂,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上前发言,
隆武帝恨得牙根儿都要咬碎。
“一帮子无父无君的畜生。
老子才是名正言顺的帝朝之主。
我刚刚质问你们时,一个个装傻充愣,不发一言,根本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等太后一开口,你们却一个个比打了鸡血还兴奋,
真是气煞我也,统统都该杀!”
他沉默坐在龙椅之上,阴冷的目光不时扫视众位踊跃发言的大臣,
脸上表情几乎不加掩饰。
大殿中数百位文武大臣,全都发现了陛下的异样。
他们或是无视,或是哂笑,或是不屑,或是满不在乎得与之对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