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74章 改革红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孤记得,辽藩能走海运航线的船特别少,走河运的船,辽藩还是有一些的。柳卿你安排人手抓紧从民间收购或者去关内沿海地区收购,数量没有要求,多多益善;造船的工匠如果愿意来辽藩,一律请来,待遇从优”杨竞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够造船了。现在辽藩就铁山县一个造船厂,还是给水师修理、建造战舰的。杨竞想让襄平商号也开设几个造船厂。

“臣明白”柳峻立即拱手答应。

“正德,你别嫌弃人少,运河工期也可以稍微缓缓”杨竞安排完柳峻这边,又对钱峰说道。

按照杨竞的设计,新开挖的运河宽4丈(12米)、深2丈(6米),这个土方量达到了360万立方米。按照每个劳动力每天挖6立方米土计算,挖100里运河至少需要2万人挖一个月。这还仅仅是从土方量上计算,如果包括河堤修建、水闸设置、码头建设等工作,2万人得忙活半年吧。现在已经是6月份了,还真朝柳峻的那个话来了,修完都上冻了。

而钱峰为了赶工期,工部已经雇佣的1万多工匠全部用来修筑河堤,又从附近的农村里花钱雇了5000百姓,从沈阳县和襄平城两头对进,同时进行挖掘。如果不给他添加人手的话,钱峰至少需要4个月才能完成挖掘任务,所以钱峰是心急如焚。好在是杨竞把沿途的地质信息都给了钱峰,钱峰可以有针对性的施工。不然光地质勘探,就得几个月。

“殿下,臣决定人手到了以后,就全线开工,运河的南北同时挖,运河的左右也同时挖,确保9月底前完成,还能抢运1个半月的货物”钱峰斩钉截铁的说。辽藩各河流大概11月中旬结冰,钱峰想赶在结冰前,抢运一批石炭。

“也好,民夫的工钱给够,沿途需要征地,补偿金给够,修建运河别怕花钱,要把这条河修建成一条为民河”杨竞笑着说

“殿下,臣估算了,开挖这100里的运河,至少需要10万银元。其中人工钱3万元、工具及粮食2万元,修建河堤及码头等措施,需要5万元”钱峰说完,从袖中拿出了运河的预算折子。

接过李德全转递的折子,杨竞认真的看起来,钱峰把每项开支都列的明明白白:预计使用名夫工匠3万人3个月,每个月工钱1块银元,工钱总数是9万银元;修建河堤需要每2里设置砖窑一座,运河两岸需要设置砖窑共100座,需要银元5000块。修建码头6个,每个码头银元2000块,两岸每隔1.5丈(5米),便种植柳树一颗,整条运河需要种植柳树2万棵,需要银元2000块,征地费用5000块,总计预算为12万银元。

“照准”杨竞没有一丝犹豫,拿起笔,直接批准了这个折子。

“正德,别怕花钱,工程质量一定要保证,这是百年大计”杨竞语重心长的说。

“殿下放心,臣以项上人头担保”钱峰说的斩钉截铁。

“另外,孤知道你们都很着急,但是不管怎么说,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稳妥施工,别因为工程死人”杨竞不自觉就把自己的那个时代的理念带了过来,注重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臣等遵旨”钱峰、柳峻肃然道。其实这两人也都是心高气傲之辈,但是他们能心悦诚服的忠诚于杨竞,除了杨竞皇族身份、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庇护他们不被朝廷诛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竞爱民的情怀。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不应该仅仅是百姓的理想,更应该是官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