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96章 骨架已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累,但是知道王显去了鹤城县安置流民去了以后,杨竞还是去了王府外的小院,去会了王显的夫人、王珧的母亲李氏。自从有看官不让作者写种马桥段以后,杨竞已经有小半年没见李氏了。

“殿下才巡视回来,怎么没好好休息休息?就来见妾身”李氏一边帮杨竞更衣,一边温柔的问。

“本来是想请你进宫的,但是这次珧儿巡视也很累,孤就不折腾她了,你这个做母亲的代劳吧”杨竞笑着说李氏嗔怪的打了杨竞一下,随即拉着杨竞进了里间。

3天后,恢复了精神的杨竞,在承运殿召见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开始处理政务。除了吴晋在山海关督师、王显去鹤城县安置流民,其余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

“殿下,发给众军的过冬棉衣都已经发了下去了,兵部列支了15万银元,总共发出棉衣9万套,可以确保每个边军士兵都会安然过冬”兵部右侍郎张雷说道。兵部尚书吴晋在山海关督师、步兵左侍郎宋武在百济当军事顾问,所以兵部的工作就压在了兵部右侍郎张雷身上了。

辽藩的议事流程是先武后文,所以张雷第一个发言。

“也好,户部调拨一批石炭给各个军营,看来钦天监预测的是对的,今年是冷冬”杨竞这几天明显感觉比去年同期要冷,不管怎么说,军队过冬是要保证的。军队不乱,辽藩就乱不了。

“殿下放心,臣正要汇报这个事情,截至11月底,抚顺石炭矿已经开采了石炭4000万斤,这几个月已经通过辽水、衍水、运河和近海航线,运到辽东郡铁山县1500万斤,运到辽西郡锦州县1000万斤,运到山海关50万斤,运到松江100万斤,剩余的全部运到襄平城。”赵石说道

“石炭也别全部堆在各郡的郡城,往各县分销,争取大雪来临之前,分销到各县,农村咱先不说,城市至少得用上石炭。不然一旦大雪封门,不知道要冻死多少百姓”杨竞叹了一口气说,这个时代过冬全靠薪柴,一旦下了暴雪,上哪弄薪柴去,烧煤就成了最好的取暖方式。

“殿下仁慈,户部已经行文各郡太守府和松江安抚使府,要求各地官府指导百姓做好过冬薪柴准备”赵石答应道。

“好”杨竞点头,“秋通政,传令柳峻加快生产,只要还能开工,石炭的开采就不能停。抚顺煤矿是露天矿,一旦大雪覆盖,就很难开采了。”

“殿下放心,臣散朝了就给商品商号行文”秋华立即答应下来。

“鼎诚,王太后的孝陵、英烈祠、各级官府、各个军营、各个学校、各个驿站、天书观的石炭要保障,不敢说富裕,至少能保证过冬。另外,每个乡政府力所能及的储备一些石炭”杨竞现在的指望就是这4000多万斤石炭了。

“殿下放心,阜新县的石炭矿也开挖了500多万斤的石炭,鹤城县的煤矿挖出了200多万斤石炭,臣一定加强和襄平商号的协调,尽可能的保证辽藩所有的县都能分到石炭”赵石保证道。

“好”杨竞叹了口气,4000万斤,折合成杨竞穿越过来的那个时代的计量单位,也就是2万吨。要知道,杨竞穿越过来的那个时代,煤炭的年产量将近28亿吨。没办法,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就是这样。“还有半个月,辽水就得上冻了,抓紧转运吧”

“另外,辽东边军策应工作做的怎么样了?”杨竞见过冬燃料的事情议的七七八八了,就问起曾泰辽东边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