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67章 粮食储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王府的财政都是独立核算的,杨竞还没来得及去拢去年王府的账目,想着先把朝廷的各项工作捋顺,再研究王府的工作。

“这个数据还是可以完成的,现在各乡(镇)都是标配1座粮仓,储备粮食1万斤,729个乡镇加一起就是729万斤了。加之各县、各郡的粮仓,现在整个辽藩的户部系统储粮能力达到了5亿斤,把这个容量扩建一半就行”吴晋也是长于内政的好手,发现杨竞定的标准就是将现在的储备粮食能力扩大了一倍而已。

“臣想着,可以襄平郡储备3亿斤,辽东郡储备3亿斤,辽西郡储备2亿斤,其余松江等6郡储备2亿斤”钱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其实这个意见就是按照人口和可能的对外战争战略方向定的,问题不大。

“正德的提议可行,今年户部和工部联合再修建一批粮仓,争取九月底前竣工,把咱们大辽户部系统的粮食储备能力提高到10亿斤”杨竞点点头答应下来。

“臣等领旨”赵石和工部尚书徐文纷纷拱手答应。

“大王,兵部原来也计划今年修建军粮仓,但是格局没有您的大”兵部尚书宋武说道。今年报预算的时候兵部就把这部分预算报了出来,“按照原计划,兵部今年计划将粮食储备能力提高到3000万斤,距离您所说的1亿斤还有一定的差距”

“兵部的军粮仓主要集中在襄平城、辽东郡安东县、铁山县,辽西郡的赤峰县、锦州县,还有山海关地区”兵部尚书宋武点出了6个主要军粮储备地点。

杨竞点点头,襄平城驻军最多,存军粮没毛病,安东县是对高句丽的前线,铁山县是水师的驻地,锦州县和山海关是重要的驻军地点,赤峰县则是对突厥的前线,任何方向的军事行动,这些地点都能照顾得上。

“那就这样,工部在你们额定的工作量外统一修建”杨竞这算是给这个工作拍了板,“工部回去会同户部、兵部详细拟定一下规划,然后报孤审批,争取三四月份开工”

赵石、宋武、徐文纷纷答应下来。杨竞点了点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除此之外,要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从收购、晾晒、入库、防火、防潮、防盗、更新和出库等方面要进行详细的规定”

“户部负责牵头将本王说的这些形成具体细则,然后形成《大辽粮食储备管理条例》,以内阁的名义颁行”杨竞最后总结道,“本王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大辽的粮食储备体系,并储备10亿斤的粮食”

“臣等领旨”涉及到的大臣们纷纷领旨。

其实大家也不明白为什么大王总喜欢将某一件工作细化、然后出台工作条例,什么石炭条例、国有资源条例、教育条例、婚姻登记条例、加上现在的粮食储备管理条例,但是既然大王说了,就干呗,赵石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其实杨竞出台这些条例,就是为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这些事情,在管理上,靠制度管理永远比靠人管理要靠谱的多。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法可循了,在把这些单行条例汇总,形成《民法典》,用来规范辽藩的社会经济生活。

“长平,这次不是有230多名进士观政结束还没有授予官职吗?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承担粮食监管职责的官员,隶属于户部,加强对各地粮仓的监察”

见吴晋点头答应下来,杨竞又说了,“诸位,粮食储备涉及整个大辽百姓的生存和对外战争的胜负,本王把话撂在这里,不管是谁,只要敢打粮仓的主意,本王绝对不会放过他,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众人难得见杨竞放狠话,总算明白了杨竞对粮食储备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