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海兵 > 第266章 两败俱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命中一雷的贵州舰,已经低速撤离战场,向南行驶了近三海里。

最倒霉梧州舰,右倾至近10度,舰首上翘,不过由于近一万五千吨的排水量和厚重的装甲防护,整个战舰在进水近1500吨,舵机卡死的情况下,仍然缓慢向东南方向航行,靠在边上的闽江舰、珠江舰,尽管看起来效果不彰,不过还在玩命的协助抽水。

六时五十三分,就在夕阳没入地平线的瞬间,粱介夫准将抓住机会,率领六艘还有鱼雷的驱逐舰,利用转瞬而来的黑暗掩护,用着近30节的速度,冒险向着北虏三艘战列舰进行鱼雷突击。

同时,得益于畅通的无线电通信指挥,朐阳舰等五艘装甲巡洋舰火力全开,按照每门主炮都按照每分钟三发的持续射速,全速压制北虏火力。

漆黑的夜色中,相隔近六千米的双方战舰和炮台上,炮口不时绽放着火焰,随之而来的隆隆炮声和爆炸声,就像两个巨人,在相隔甚远的地方互抛火力,威胁对方。

只不过黑沉沉的海面上,还有六艘驱逐舰在玩命的狂奔向北侧海岸线。

六时五十九分,黑暗的夜色中绽放出两个明亮的火花,在火光的背景中,还有数个黑色的刀片舰在高速回转。

晚七时零五分,在持续的爆炸声中,双方脱离交火,大明中央舰队返航。

晚十时十三分,进水严重的梧州舰,在舰长陈承颐上校命令下宣布弃舰,而后陈舰长准备关上指挥舱室与舰同沉,被早有准备的舰上海兵宪兵打昏,而后全体人员撤离梧州舰。

晚十时四十一分,在一阵让人牙酸的咯吱咯吱声中,梧州舰在旅顺口东南二十九千米处侧翻沉没。

晚十一时十七分,由于管损不力,海水进入动力舱,导致全舰停航,在海水漫过汉阳舰主甲板后,赵柏毓准将宣布弃舰。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汉阳舰在弃舰近三个小时,仍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由于担心夜长梦多,受伤苏醒的总指挥长林泽德二级上将再次越过第一舰队舰队长王墨甫中将亲自下令,由介护的鳌江舰进行鱼雷处分,先后用了三枚鱼雷,在旅顺口东南约二十五千米海面上,将汉阳舰击沉。

经此一役,双方均宣称自己是战胜者,大明方面宣布击沉击伤北虏战列舰各一艘,击沉北虏装甲巡洋舰一艘,击沉雷击舰七艘,重伤雷击舰九艘,实现对北虏海上战力控制权。

北虏方面,则宣称击沉大明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艘,大型雷击舰七艘,重伤十余艘,成功击败大明舰队来袭,取得继“兰陵大捷”之后的“旅顺口大捷”。

并且在北虏报纸上长篇累牍的刊出大明战舰中雷后惨状,并且拍摄己方三艘战列舰雄姿用以衬托大明惨状。

实际上大明海兵将两场海战统称为“第一次旅顺口海战”,将两次损失合起来上报,这样至少看起来不是太难堪。

累计损失梧州号战列舰、汉阳号装甲巡洋舰,损失之江舰、鄱江舰、涪江舰、漓江舰、柳江舰、灵江舰等六艘驱逐舰,重伤贵州号战列舰、赣江和桂江号驱逐舰,由于前两艘战舰不是当场战沉,因此大明“第一次旅顺口海战”阵亡官兵867人,伤216人,还有37人失踪,大部分伤亡发生在10日凌晨的突袭过程中驱逐舰损失,不过中央舰队和第一舰队高层基本人人受伤,这个倒是让人很意外。

经过海兵职方司反复核实,确认北虏有两艘战列舰中雷,只不过北虏水师的宣传部门或者说摄影师摆拍确实有两把刷子,三艘战列舰并排侧拍,完美的挡住了后两艘舷侧中雷位置。

除此以外,锦衣外卫内线报告,被朐阳舰打中的北虏装甲巡洋舰同样受创甚重,基本上是坐滩半沉,要是想维修好,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并且,北虏的水师左队损失惨重,十六艘第三代雷击舰战沉七艘,其余全部重伤,让原本以雷击舰为核心的北虏水师战力再次受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