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开垦营的规定就是这样。”在八人寝的宿舍内,带队的班长对着这些刚刚进去青州府得难民说着,一边将自己拿出来的粮票交给靠近自己的人,让他们互相传阅仔细观看。
“大……班长,我们在难民开垦营的时候不会给发钱,我们吃饭怎么办?”李四成举手提问。
“公司在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内会保证每三天一顿肉食,日常供应米饭管饱,三个月时间内不会给你们发放任何薪水。不过三月结束后会给一份奖励金,这份奖励金的数量不一定,就看各个班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率高的,产出高的。那分发的奖励金就多,少的奖励金就少,所以大家要好好好,其次,我刚才提到的夜校学习文化文化程度高的同样也有额外的奖励。”班长说到。“不要光说话,还要看看你们手中的粮票,记住粮票是怎么防止伪造的。这是我们登莱地区特别发行的货币。也就是说大家想要什么都可以用这张粮票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发现有假的粮票直接去找那些穿黑制服的举报又会有奖励。如果私自使用或隐瞒这种假币会受到惩罚。”班长认真的叮嘱。
“这种货币会不会被别人伪造?”袁崇焕询问道。
“可以做到,但是会很困难,我们制作这种粮票的材质非常特殊,而且印刷和制作时也增加了防伪。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更新这种粮票的防伪版本,目前还未出现过任何仿制的现象。”导游也是认真回答。
“你所说的合作社是什么东西,”袁崇焕有些不好意思的询问。
“袁大人不要客气,我这次来就是陪伴袁大人看看登莱的,来的时候董大人已经交代过了,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袁大人带着好奇来,带着答案走。”导游看出袁崇焕的不好意思于是宽慰起来。
“我们登莱建立的合作社是个公立的供销社的扩大体,原本百姓采买日常生活用品时候需要到各个镇或者是县城购买,或者是一些跑货郎挑着或许四处售卖,我们为了让百姓方便就在固定区域建立了供销社,提供百姓所需要用品。后来不止提供生活用品,我们建立了磨坊和医疗所给百姓和家中的牲畜治疗,这样供销社面积就要扩大了,所以供销社就成了合作社,而我们有了固定的合作社,那么对于货物的采购就有了定点,和那些商人就可以签订稳定的合同。”导游依旧是细致的解说。
“那商人会对他们征税吗?”这次提问的就不是袁崇焕了,而是他的副手。
“税收我就不太清楚了,毕竟那是登莱巡抚和他们签订的合同就会提及的。不过我们登莱确实会对商人进行税收,因为不交税的商人我们不会和他们合作。”导游这话也算是真的,毕竟兴华公司虽然是承包最多的商业,不过其他与公司合作的商人也确实需要给登莱交税,不过税收落不到登莱巡抚的户头了,而袁可立和李嵩接手时登莱的库房确实没有什么金银铜币,倒是各地的粮仓满满当当的。
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登莱青三府一共24个县,而登莱两地官员即使经历党争召唤的官民也不多。登州六县,莱州五县,只有3名县令替换过,而青州最多13个县反而替换了8个,这也导致县令名义上有,不过处理日常事务全部是兴华公司派遣的工作人员。而知县如果真的想做点事情譬如潍县的刑国玺就要经过登莱巡抚的派遣考核(实际上是兴华公司的组织部)通过后根据能力担任实际的事务。不过其现在因为清正廉洁已经升任莱州府法院的副院长。
不过他既然可以能升到法院的副院长,仅是因为他的品格好,而且是他家中的子弟和亲属在兴华公司担任的职位也比较多。
“对商人进行收税是大名比较困难的事情,你们居然在登来可以做到真的是很难得。”袁崇焕的语气里都是夸奖,不过眉头却皱的很深。
“确实如此,税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是税也不能全部交给农民。目前大明的商人最主要的组成都是通过倒买倒卖来进行中间的差价牟利。其实他们应对的困难反而比农民的要少,在如今的自然条件下,百姓税收负担其实很重,尤其是辽东战事兴起之后。商人逐利但是也让他们见识短浅。中华大地上经历过这么多次的王朝变迁。哪次商人可以在战乱之中受到好处?”导游有些愤愤不平。
他很清楚大明的商人不是生产型商人,如果在和平时期对于国家的作用确实有,但是现在局势不同了,混乱的政局确实可以让他们手中能获得更多的粮食。将很多收到的银子铸成银冬瓜藏在地窖里,更多的土地几乎免费收到自己的名下,但是这对于这个时期的大明来说反而是巨大的危害。
参观一直在进行,袁崇焕又随处观看了兴华公司在青州府建立的几个比较大的水库,而水库的修缮和灌溉区的建设其实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么大型的水利建设需要很多的人力成本和粮食物资的投入,对名利财力是一种很大的伤害。”袁崇焕看着即使临近年根,依旧在奋力挖掘和运输土方的难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