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 > 第289章 我是人,不是小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9章 我是人,不是小狗!

【“为了解答这个沉重的问题,王猫带着小明来到了猪的学校,这里所有的猪不是吃就是睡。唯有一只忧郁的小猪显得格格不入,整天闷闷不乐,心事重重,他想不通他为什么是头猪,为什么生来就要被人屠宰?

反观其他小猪,知道结局已经注定,但每天还是干自己想干的事,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不管我们怎么想,总之,最终一死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还不如不想。”

“说的好,如果我们天天想着我们的结局,我们就会在恐惧中度过我们短暂的一生,大家一起说,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

众小猪异口同声:“过好每一天!!!”

小明明白了:“过好每一天……”

不虚度光阴,不辜负年华,热爱生命过好每一天。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生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限,才让我们有追求人生的意义。”】

老百姓们有点不太能理解,“过好每一天……挺难的。”

“我大抵是病了,竟与那只小猪仔产生了共鸣,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生下来就是个穷人,生下来就要过这困苦破烂的生活。”

“想也是这样,不想也是这样,那还想什么?真是给自己添堵的一把好手。”

“生活破破烂烂,只有自己缝缝补补,好好过日子才是王道。”

小孩子们依旧,“好多小猪!”

“它们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太敢说了,这是我见过唯一一部敢批判家长的动画片,老师看了脸红家长看了羞愧,这部反映现实的动画到底有多露骨。”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那么,你觉得自己算上是一个高素质的家长吗?]】

众人凝噎,“呃……”

总感觉这话好像在骂人。

因为在看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已经定义了自己。

“龙生龙凤生凤……”

“是这个意思吗?”

“就如前面那个事件,从孩子身上就能窥探出家长的影子。”

【“这部23年前的动画片却在豆瓣被打出了9.7的高分,但因为太过真实,仅播出了13天,就被央视叫停。

有网友评论:20年了,中国的教育观终究还是没能走出来。”】

人们看到的是《小明和王猫》

“到底都讲了什么?被紧急叫停……”

确其实从前面那个问题上不难看出,这剧的质量,明明是在引导人们积极生活。

教育观……他们注意到了这个重点词。

“教学方式?怎么了?后世孩子很幸运也很幸福啊,人人都能上学。”

有人依然记得后世就业困难问题,嗤笑一声,“人人都能上是一码事。你忘了大学生一抓一大把,过剩了!没人要了都。”

“那也比不识字强啊,起码能找到轻松点的活干。”

【“和很多普通家庭一样,小明一家并不富裕,他的父母也同样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考一所好大学,长大了,找个好工作。

所以爸爸妈妈最爱说的就是:“爸爸这辈子也就只能当个会计了,你一定要给我争口气啊孩子!”

连妈妈为了激励小明学习,常挂的嘴边的这句:“你知道你现在的条件,比我们那会儿好出多少倍吗?你怎么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但这种开导真的有用吗?比以前条件好就一定要热爱学习吗?太讽刺了!”】

当然,有赞同妈妈说话的人,还不在少数。

他们过足了困苦,或是清贫,目不识丁,只能干体力活的日子。

只以为,凭什么放着好日子不知道珍惜,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其实,这就是思想的碰撞。正如,老一辈与新一代人思想上的摩擦。属于跨时代的碰撞。

但,也有人不认同,他们竟诡异得从中发现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问题,那就是——道德绑架!

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不容反驳。

【“除此之外,这个动画还戳到了当今的教育之痛,就比如“不会好好说话”。

开学第一天老师让大家自我介绍,一位同学站起来就是朗诵腔:“我叫周娜,是二年级三班的学生,我的爱好是唱歌和拉小提琴,我想以后当一名艺术家,为很多的人带来欢乐!”

其实他们小小年纪甚至都不知道艺术家是什么,但又喜欢摆出一副大人腔调。说直白点,无非就是家长的指使他这么做,好引起老师的注意。

但孩子本是最会表达真实情感的,如今却被程序化的规范给阉割,只剩下一具千篇一律又缺乏想象力的空壳。你的想法到底是谁的想法?”】

光幕下的众人,想法也是两极分化。

“孩子那么小,懂什么?不还是靠家长去教吗?怎么就成啥都没有的空壳了?”

“况且,家长又不会害孩子,一番良苦用心竟被歪曲成这样……”

“小孩子还是做自己更好,从小就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久了会出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