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寻访山海经 > 第九十二章 故地梦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幸好阿归带出一条鹿腿,大家在干旱的罗布泊暂时不用饿肚子了,临走时我们又用皮囊在间歇泉灌满了水,水和食物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马上又面临着两件难事:其一,进罗布泊已有几个月了,现在地面正值酷暑时节,白天温度甚至可达六七十度,在缺水少食的罗布泊这是非常可怕的,如不尽快回到地龙国遗址,每个人怕都会死在这里;再就是欧阳教授在第二天忽然发起了高烧,整个人处于半昏迷状态。

教授经历几个月的野外活动,体力早就透支,身体已是很虚弱,后来又在冰冷的地下河道里游了那么长时间泳,这是他发病的最大诱因。我们现在除了半条鹿腿没有任何丁点物资,更别说药品了,但行程又不能耽误,所以由我和大宝、王一行、莫离恨几人轮流背着教授在早晨黄昏两个时间段赶路。这季节气温高,身体无法散热,阿葭只能隔一段时间用湿布在教授额头和腋下擦拭,用物理降温暂时拖住不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清醒状态下教授几次要我们把他放下,他不想拖累其他人,但这要求我们怎可能答应?只要有一丝可能,我们不会丢下任何人的。

好在莫离恨记忆很好,没有出现方向差错,尽管每天行路时间不多,总算在四天后到达了地龙国遗址,屈指算来间歇泉离这不算很远,也就六七十公里吧。饶是如此每个人都差不多累成狗了,那条鹿腿几乎连骨头都被啃完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几天采蘩和莫离恨没有占用我们的资源,这两个长生人在途中只稍微喝了点水,根本没吃东西,但一直能跟上队伍。看来他们已经达到辟谷的境界了,真不知身体能量是从何而来。

正如王一行所料,周茉留了两辆越野吉普在戈壁上,不但加满了油,车上还塞满了物资,其中就有药品,我们赶紧给教授打了退烧针,又喂了一些药,总算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之前出发的深井边有很多脚印和搬运东西的痕迹,看来是有人下去寻过我们,甚至X局的人来了也说不定。不过那是徒劳的,只要地龙河再次涨水,不管谁都不可能找到冥界桃源入口了,而且地龙河到处都是危险,不知他们在寻找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损失。

周茉的物资中还给我们留了一部卫星电话,王一行思考再三,考虑到欧阳教授已脱离了危险,决定出了罗布泊后再和她联系。周茉不知我们损失了好几人,还是按十几人份留了物资,供应我们出去是绰绰有余了,因此王一行决定暂时逗留两天,让教授再恢复好一些再出发。

这天吃完晚饭,教授回车上休息了,阿葭喊我去散步,这地方我们只在来的那天走马观花看了一下,所以我欣然同意,大宝也要凑热闹,非要跟我们一起,我见反正有了一个电灯泡,不如再多几个,便把莫离恨和采蘩也拉上,让他俩给我们当导游。

走在古老的残垣断壁间,虽相隔几千年时光,但仍能看出当年城池的繁华。我们一直走出好几里,沿途残迹从未断绝,估计另几个方向也是如此,这在远古时代已是相当大的城市了。

采蘩忽然停下,怔怔望着眼前一根腐朽得和黄土差不多的木柱,一动也不动。我奇怪地问:“怎么?这木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她伸手轻抚木头,感慨道:“这是当年地龙国的码头,我和大王和姐姐就是从这里上岸的。”

我回头看看走来的路,到王宫不过几里,但现在我知道了这段路很不寻常,西周穆王在几千年前也从这里走过,他带着希望而来,却又黯然离开。

虽然采蘩没明说,但我和阿葭都知道,她说的大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穆王。因为故事中有两个真实存在的,盛姬是历史上周穆王最喜欢的爱妃,穆王非常宠她,不但带她游历四方,而且在她死后悲痛欲绝,茶饭不思。另就是重璧台,这座传说中的高台是穆王为盛姬所建,什么样子当然已无从知道了,但名字上可以想象出很豪华也花了不少心思。一个男人为爱人建造高台只为了陪她看日出日落,虽然挺凡尔赛的,但好歹人家是一国之君,做到这些并不是什么难事。

周穆王事迹在正史中记载很少,野史中除山海经外,就是魏晋时出土的《穆天子传》里有着较多叙述,但真实性究竟有多少却不得而知。不过眼前就有个活历史,只要采蘩愿意告诉我们,那百分百就是真正的历史。

可她的故事只讲了一半就戛然而止,再怎么劝怎么诱导都不肯说下去了,周穆王在往昆仑的途中见到的到底是谁?这人很神秘,也一定很重要!估计不到去昆仑山的时候采蘩是不会把接下来的故事说出来。

阿葭问采蘩:“我们在长乐神宫遇到的那些人是不是地龙国的后人?”

采蘩干脆地答道:“是!他们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那里,为了守护金萝树的秘密,同时也让自己永远活在无忧无虑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