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不良侠 > 第53章 凤鸣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年放下笔,转头放眼窗外星夜银河:“今日来,该是陛下有旨,杨叔你就直说吧。”

“陛下未曾下旨,只传口谕:‘凤鸣久矣,当归朝。’”

“既未明旨下令,我就当没听见。今年新一届学子方才入学,我现在回去算几个意思?这白鹿学监没了祭酒还叫那些学子学些什么?”

李不二很清楚自己这大爷是什么心思。

太子和信王这些年的党争愈演愈烈,眼看着自己一把年纪快压不住俩儿子了,柴老王爷只是个外姓王,管不得皇家宗室之事,所以就把主意打自己侄子身上了。

但在这白鹿城,自己是闲云野鹤惯了,如今若回那朝堂,不过是自讨苦吃。

“好吧,等来日回京,我便回报陛下,就说‘秦王殿下志不在朝堂’。”

“今日来不只是为陛下传话吧?”

而杨恒晨却看到了桌案上那张岭南道的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注释和标记,心里有了大概,于是顺着话头讲了下去:“如今岭南道乱象想必殿下也有所耳闻。而裴先如今正在岭南道节度使的任上。”

“裴先?难怪会来找我。”听到这个名字,李不二有些失神,这是他父亲曾经的旧部,“近日可有平乱的战报?”

“没有,若不是乱民外溢到其他道府,我今日怕是还在洛都。”

“你对万民教了解多少?”

“江湖中名门大派我都派了人监视,但此类教派入教颇为严格,我手下的人只能旁敲侧击,只知道个大概规模。”

“我倒是听我爹提起过,彼时欧老阁主率江湖之众南征,正逢万民教于雷州初创,却并未与欧老阁主起冲突,甚至当年收复岭南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事后二老曾与我论说过,其内的核心教众皆是平头百姓出身,欲治理只需国泰民安,时日一久自然不攻自解。可如今天下尽归大同,这万民教的势力却从一州之地扩大至整个岭南道,为何?”

杨恒晨微眯眼缝,思索了许久,眼前这位秦王的脑子可比洛都那俩清醒的多。

“所以您觉得这次动乱是因万民教内有居心叵测者在操弄?”

“此乃其一,居心叵测者未可知否,但万民教坐大至今必然有人维系其中利益关系。

其二便是这如今的大同朝于民而言仍不算安泰。岭南道山地居多,且今年开春较之往年雨水偏少,以致产粮骤减。我看过年初的奏章,灾情早已上报钦天监。

虽说边塞御敌临时突增赋税本属情理之中。但加税也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可如今征收的数目却与中原富庶之地的数量无二。

裴先身为节度使不敢违命,仍依令向各州征赋按时上缴,换做你是岭南道的百姓,你打算怎么活?

裴先如今坐视动乱却袖手旁观,自然是因为清楚如今洛都的形势,盲目上报求援只怕是会被迫站队。但形势所迫,他不能眼看着百姓饿死,为了这些事情能够上达天听,所以才会出此下策。”

话说到这个份上,杨恒晨也清楚这位秦王的意思了。

“户部的人这些年的皇粮算是白吃了。殿下......”

李不二没让杨恒晨把话说完,一挥手便要送客。

“所以就有劳「良家帅」再忙些时日尽快平乱。夜深了,在下也乏了,这趟就不远送了。”

“殿下放心,待我走过岭南一遭,立即便向陛下禀明。”

杨恒晨拱手行礼,缓缓退出屋子,背过身后原先脸上的欣喜转眼间就变回了冷漠。

说实话,今天的结果让他着实没有料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这位秦王竟然还不打算离开白鹿学监。

眼下庙堂时局秦王早该清楚,已经没可能在这里闲云野鹤教书育人一辈子。

杨恒晨想不通,但眼下的事还得自己去做,几步飞身便匆匆离去。

......

而屋内,烛火仍未灭,直至天明。

“殿下,这都一夜了!”

李不二此刻正拿着一把古朴算盘拨弄着,听闻窗外忧声,方才发觉已至拂晓。

“忘了忘了!程叔,我那府库还剩多少?”

“这些年朝廷的俸例和陛下的赏赐都还存着,学监您也没计划翻修,拨下来的款自然都还没用。”

“您去府库里照这张纸上的数额调款,不够的话再用学监翻修的工款,向南北商行采买粮食。顺便去凌云阁通报一声,今日晚些时候,我亲自去请欧阁主派遣阁内弟子相助。”

程节接过纸张,嘴上责道:“您还先睡一觉吧!”

李不二顶着俩黑眼圈,苦笑一声,心里叹着自己这精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知道了,那就再劳烦您通报学监弟子,今日休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