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 第90章 十两银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碧辉煌的殿内,李治坐在龙椅上,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却不知道是认可的哪一方,因为大臣们分列两侧,他左右都有点头……直等群臣安静,他才悠悠道,“事实上,朕收到一封御史台的检举信,或诸位爱卿可听完大概后再行决断如何断判上官案。”

信,李治是没有拿出来的,但是大概讲述了一下——

“信的内容实名举报了武后,为了农书推行而故意杀人,栽赃陷害上官仪。诸位,可有听到风声?”

一时间,群臣哗然,这是真没收到消息!

李治环顾四周,微往后躺了躺道:“各位爱卿,是想不明白吗?”他们当然不明白,因为信压根是他做的假货,“也不必想明白,总之,天后之事,无论是否属实,朕都深感她德行有亏,不能再母仪天下,故——有意废后。”

许敬宗从看到李治上朝就眉头紧皱,到这里急忙跪下,高举笏板道:“陛下,天后乃一国之母,废后事关重大。还望陛下三思!”说完磕头,是真磕,咚地一声巨响。

李治眼眸微眯:“朕当然知此事非同小可。然而,身为国母,应以德行为先。可皇后近来行为不检,不仅惹得民间议论纷纷,就连蒲州一介九品县令都辞官状告到长安来,实在是有损大唐威仪!更别说,那封检举信了!”

许敬宗眼珠子飞快地转动,几乎是把能想的都想了一遍,终于找到突破口,“陛下,陛下所言虽有理,但废后亦需慎重。臣以为,可让皇后闭门思过,修身养性,以观后效!再有,命狄仁杰火速前来查案……究竟是否有其事,那上官仪诬告反坐,难不保是有人要害天后陛……”

李治一抬手一盏瓷杯打碎,“朕意已决,废后势在必行!只是废后之后,需有一人代之母仪天下。诸位爱卿,谁堪担此大任!自行讨论吧!”

转身,直接走人,大臣们这下彻底炸了锅。

稍迟,大殿内,议论纷纷,开始探讨合适的人选,只有许敬宗跺了跺脚,走过去又跪下,“陛下,三思啊!”

--

退下朝堂,武则天就在后侧,前面的一切她都听着,倒是没想到她一直想要动的许敬宗是唯一维护她的人。

李治抓着她的手往回走,半点也没有要废后的意思。

武则天少有闷沉,在李治的面前,她把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回到后宫寝间,李治便道:“你是否觉得有些心寒?”

武则天被他摁着肩膀坐下,任由他给自己一点点拆下来发冠,“你不是一直想休息吗,近来你可以休息了。”

李治拆完她的钗环首饰后,坐下来为她梳发。

武则天却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打磨,早就蜕变成熟三分,皱眉道:“臣妾不是心寒,臣妾在想之前陛下说的‘用人之道’。许敬宗…臣妾开始有些惊讶,也怀疑他有所企图,是为了利益而暂时与臣妾站在一边,但更多的是不安,臣妾不喜他,可最后他磕头……臣妾又觉得很感激,感激又矛盾,毕竟臣妾一直是想杀他,以儆效尤,可……借由此事,臣妾反而开始重新评估,是否是臣妾没有把握好关系,也就是陛下所说的——用人之道,并非用贤就是好。”

秋日的暖阳之下,铜镜前,李治只是细心地梳理着武则天的黑发。

他的手法轻柔而熟练,对待每一根发丝都温柔至极,但嘴上却毫不留情:“还是错的。”

武则天皱眉,但仍武则天安静坐着,眼神充满信赖,任由李治的手指在她的黑发间穿梭,问:“那夫君说,什么才是对的?”

“当你问出这句话,就已是错,因为对错不是绝对,世间万物阴阳相对,相辅相成,善恶本同源,所有的一切正反,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忠奸也是一样,没有绝对的忠臣,也不存在绝对的奸臣;

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下,两者甚至可以相互转化。”

武则天要被他绕晕了,但到最后一句,脑子里倏然划过去一个念头,没抓住,但让李治说了出来——

“古往今来,对于忠臣的定义是,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徐有功气走了刑部,弄了堆案子,这就是为难,是不忠!但他也不是奸臣,因为奸臣指心术不正,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或君主的臣子。所以,朕的用人之道是——

让君主过得舒服的就是忠臣,让君主为难就是奸臣……”

李治近来时常给武则天长篇大论的讲述治国之道,用人之道,武则天也终于从忙碌中摆脱一切,认真听完,若有所思。

任由阳光照在浓密的黑发上,武则天的眼睛闪耀着如墨玉般的光泽,“陛下最近为何说这么多……”

李治轻抚她的发丝,它是那么的柔顺、光亮,如同黑色的瀑布一般流淌在她的肩膀上。

“因为到时候了……你的农书差不多了,该开始铺路了。”

李治轻轻地说这话,梳理每一根头发,可武则天看不见的地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疼爱和痛苦,接着回到正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