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 第177章 四重考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天罡问道:“不错,可你也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天后的本意,是皇上和你大哥做局,那么你要怎么选?你大哥已经先死了,他以身入局,引你入局,就是为了让你忘记一切,可你却把记忆死死的揣着不放…每日记录在册…而有一件事,你弄错了,我们没要你的命,只是……让你彻底忘记。”

霄归骅听到此处又是心头一震,他原来是忘记了自己的么?只是记录在册,可是她来不及问,徐有功却嘴角轻扯,“若剥夺记忆,和死人又有何异?我的册录没在身上。”徐有功直视着两位前辈,他其实觉得很有意思,“倒是没曾想,我徐有功能如此被重视,但是……”随着这声但是,徐有功忽然笑容全数消失,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万万次的深思熟虑——

“若真为大唐着想,不是谁来当君主,而是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律法体系,能够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确保社会的正义和秩序!这才是真正的长远!”

霄归骅原本已经抬起手来,想要询问徐有功是否忘了自己,然而在这律法搬出的一刻,她放下手,只是默默地站在他身边,眼中满是支持和信任。

她一直确信的,她的二哥徐有功,心中有着比任何人都更加广阔的视野,他真正关心的,是大唐的长远未来和人民的福祉。

李淳风和袁天罡眼看着徐有功如此,对视一眼后摇了摇头,“罢了,罢了。”他们异口同声,“这就是天意。”

徐有功这次没明白他们的想法,不过,他终于把一切宣之于口,此刻无比的痛快,而他其实还写了一封书信,只是当他打算说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士兵直接把他拿下,那一封书信也自然落入了李治的手中。

那是徐有功写的……《告天子书》,内容和《告天后书》大差不离,但是更过分,把之前武则天的罪名全部数了一遍,又添加了前后,都给了李治。

这封大逆不道的信到了崔玄的手中,随后又到了李治的手中。

崔玄本身是武则天的人,但是武则天没打算用这份书信把李治如何,因为她看到书信时就想到了这时从前的李治第一次中毒时,就设下的计。

只是苦了徐有功,这次都没有把罪名打出去就又被打入大牢。

徐有功坐在牢狱的冰冷地板上,昏暗不明的光线下,四周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锁链声和远处守卫的低语,直到一阵很细微的脚步声逐渐靠近,打破了这片寂静。

李治站在牢门前,看着徐有功,眼神复杂。

牢房门没有打开。

李治站在门前开口,“徐有功,”他的声音在牢狱的回响中显得格外沉重,“你是否认为,只有朕的罪责得到认定,才能为这一切画上句号。”

徐有功抬头,目光坚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律法之下,无高低贵贱。今日之问罪,非出于私情,是天下大义。我徐有功已经错了许久,眼下所求,不过是律法的公正执行。而惩治不了陛下,那么,臣就只能自己受死。”

李治面色更加复杂,尽管这是他早有所料的结局,可真走到这一步,仍不免伤怀。

抬手,有人打开牢门,李治走入牢房,坐在徐有功的对面:“朕知道你的心意,也理解你的行为。但律法之下无所分,可律法之上呢?有江山社稷的稳定。徐有功,你我皆为大唐忧心,但方法不同而已。”

徐有功沉默了会,才缓缓说道:“律法无上下。”

李治再次深深地看了徐有功一眼,长叹一声:“徐有功,你的忠诚与坚持,朕明白了。但若你真的离去,朝中少了一份清流,所以,今日朕来,除了看你,还有件事要告诉你。”

徐有功警惕地看着李治,不知他又有何计划。

而李治也不想隐瞒,直接道:“徐有功,朕让你离开牢狱,但不是释放,而是辞官。稍迟,将会公布你辞官的消息,这样,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至于‘问天子罪’,就当无事发生,但你记住,这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大唐。”

徐有功喉结滚了滚,知道这或许是李治能做的最大让步,但是,他没打算退缩。

“那陛下的罪呢?”

李治没说话,旁侧有太监要过来,被李治拦住,李治向徐有功微微一礼:“放心,今日之后,你会听到朕……病重的消息,你我其实无恩怨,只愿大唐长安。”

徐有功微微一顿,接着便是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陛下,徐有功冒犯陛下,此生,都愿为大唐鞠躬尽瘁。”

李治深吸一口气,看着徐有功,稍迟,徐有功缓缓抬头,两人的目光在昏暗的光线中交汇。

李治忍不住再问道:“你……觉得朕该何时死,才能算是了结?”

徐有功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陛下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为了律法的尊严而死,草民……不敢妄论。”

李治深吸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徐有功:“好,你切记,你今日辞官而去,是朕希望以身作则,也是希望你能明白,即便是天子,亦应遵循律法。但是等到朕……归西之后,你不可将此事记录在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