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 > 第142章 空船理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长安在纪委的小黑屋里等了半个多小时,结果也没看到杨敬林,只看到一个心事重重的刘处长。

刘处长坐回椅子上,很快又泛起了一脸遗憾之色:“长安同志,把没交待完的都交待一下吧。”

“杨敬林不来?”陈长安当真有点惊讶。

刘处长只是默默望着陈长安,也不回答这个问题,一切尽在不言中,种种无奈都写在脸上。

陈长安满怀同情地笑了笑:“还是那句话,没见到杨敬林之前,我不会再进一步交待问题,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你在这待到晚上十点再回去,明天早上十点再来。”

临走的时候,刘处长放了一包华子和一个打火机在桌上。

在纪委工作这么多年,刘处长还是头一回干这种事,他很清楚,陈长安之所以拒绝进一步交待问题,只是不想把他和沈薇拖下水。

“谢了。”

陈长安瞧了瞧刘处长搁在桌上的精神粮食,虽然早就把烟给戒了,还是欣慰地笑了笑。

等刘处长和沈薇都走了之后,小黑屋里就只剩一盏孤灯陪着陈长安,无聊时可以玩玩手机,也没人看守。

一直到晚上十点。

万家灯火寂灭的时候,陈长安这才走出纪委的小黑屋,回家与家人团聚。

第二天早上十点。

陈长安再准时来纪委的小黑屋接受询问。

其实就是干耗着。

这种“走读式”的谈话,是纪委的常用手段之一,比直接把人关押到留置点多了点人情味。

第七天。

省里有领导下来视察吕州市的食品工业园,陈长安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天下午,杨敬林终于来到了纪委小黑屋。

与陈长安面对面交涉。

随同杨敬林一起进来的人还有纪委书记李清明,李清明现在同时也是吕州市的市委副书记,吕州市的九大常委之一。

俩人对陈长安对面坐下来后。

李清明率先开口:“长安同志,已经七天了,今天可以一次性把问题交待清楚吧?”

“可以。”

淡笑间,陈长安又把目光转向了面带怒色的杨敬林。

陈长安蹙眉询问:“杨书记,你确定不想跟我单聊?”

“我杨敬林行得正坐得端,对事不对人,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行为。”杨敬林正色道:“今天当着纪委同志的面,你把话说清楚。”

“对事不对人?呵呵,有意儿意思。”

陈长安仿佛听到了天下最大的一个笑话。

李清明疑道:“长安同志,这事有什么好笑?”

“没什么,就是觉得我们的杨书记好可爱。”陈长安望向杨敬林,并对杨敬林抛出了一个问题:“杨书记,请帮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对事不对人?”

“陈长安,你别在这没事找事,赶紧交待你的问题!”

虽然身兼党校的校长一职,是党校的老师之一,杨敬林似乎没什么耐心跟陈长安科普这种肤浅的常识问题。

但在陈长安看来,这个问题可不肤浅。

陈长安笑道:“既然你说不清,那我跟你讲讲什么叫对事不对人。”戒烟许久的陈长安,从烟盒里抽了一支烟出来,叼嘴上。

当着杨敬林和李清明的面补充了一下精神能量。

陈长安不慌不忙地讲道:

“话说有个渔夫,划船到江心的时候发现有条船向自己冲过来。”

“这是要撞船的节奏啊。”

“渔夫急得大喊:行舟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注意安全!结果对面船上没人回应他,他又急得破口大骂:你他妈是不是聋的?”

“还是没人理会他。”

“最终砰的一声巨响,两条船撞在一起,损失不小。”

“渔夫怒气冲冲地想找对方理论,定睛一瞧,却后知后觉地发现对面船上根本就没有人,原来是条空船。”

“你们说奇不奇怪?”

“原本火冒三丈想找人索赔的渔夫大哥,那怒火突然就消了一大半,他反思更多的是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小心。”

“什么叫对事不对人?”

“我现在想问问李书记,在这个撞船事件中,渔夫生气与不生气的问题,是取决于撞船事实,还是取决于船上有没有人?”

听陈长安讲到这里,纪委书记李清明不由得蹙了蹙眉头。

作为政法系统中的一员,李清明也是一个酷爱哲学的人,一听就知道陈长安这是在讲“空船理论”,出自于《庄子·山木》中的一个故事,只是陈长安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渲染了一下,把细节编得更接地气。

李清明扭头瞧了瞧杨敬林,也不知道杨敬林听懂了没有。

陈长安也凝望着默然无声的杨敬林,含笑催问:“杨书记,没听懂的话我可以再讲一遍。”

“又不是每个人都是那渔夫,最少我不是!”杨敬林回答得理直气壮。

陈长安笑问:“意思就是说,你能做到对事不对人?”

“当然!这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杨敬林直视着陈长安,心中底气好像越来越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