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宜修重生之卿本佳人 > 第52章 体察民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值正午,天气也热了起来,田中的百姓也都去了阴凉地乘凉,吃着自己从家里带出来的饭食。胤禛走上前去,和乘凉的老翁攀谈着,想问问哪里有人家,自己好去买些东西。

胤禛:“老人家,想问下这里哪里有人家,小子今天带夫人游玩,没有准备吃食,想找户人家买些东西。”

老人家看了一眼胤禛:“这位爷,这田地是几年前才开垦的,离我们村子可远着呢。一来一回大概也要半个时辰,咱们也都是带着口粮过来的。老朽今日碰巧多带了些土豆红薯,若是您不嫌弃,可以烤一些填填肚子。”

胤禛:“多谢老人家,如此多谢您了。”

胤禛示意苏培盛给银子,苏培盛掏出银子准备给老人家,老人家急忙摆手。

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这些东西也不是值钱东西,就当我老人家送给贵人您的。”

胤禛见老人一直推拒,也不再勉强他。来时看着这有条小溪,没准会有鱼,就让手下的人去捉来,和红薯土豆一起烤着吃。

胤禛的手下自然是办事妥帖,不一会儿就捉上来许多鱼。

胤禛:“老人家,您这乘凉的地方真不错,小子斗胆,想借用您的地方,不如您和我们一起用一些吧。”

老人也是第一次见这种贵人,又见他和自己孩子年纪一般大小,也就同意了。

胤禛的手下在清理烤鱼,三人在这里坐着开始攀谈。

胤禛:“如今五月农忙,老伯怎么自己出来耕种,家里可是无人帮衬?”

老人家:“老朽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已经出嫁了,儿子今年刚满十六,去年征兵,也去打仗了,至今也没有个音信。”

胤禛:“我记得朝廷规定,家中独子可以不用参军,怎么?”

老人家:“贵人您不知,自从这满人得了江山啊,咱们汉人就不值钱了。他们哪管独子不独子的,朝廷下令征兵,他们就一家一户的搜人抓人,唉。只是我那可怜的儿子,至今还没有音讯。”

宜修:“是啊,朝廷虽有规定,可是也架不住下面的人曲意逢迎,不照规定行事。”

胤禛:“真是放肆,拿着朝廷的俸禄,欺压百姓,这样的人也配为官?”

老人家:“贵人慎言,只是咱们之间闲谈,若是被有心的人听了去,老朽只怕是会惹上大麻烦。”

胤禛:“老人家,您别怕,这种事以后一定不会发生,朝廷会派人整治这件事的。”

老人家:“但愿如此吧。”

说话间随从们将烤好的鱼的红薯拿了上来。

老人家:“瞧着贵人衣着打扮,应该也是个贵族,怕是也没吃过咱们这乡下东西,别脏了您的手。”

胤禛:“老人家这是哪里的话,老人家种的红薯香甜,小子很是喜欢。”

胤禛和老人家交谈着,将手中刚扒好皮的红薯递给了宜修。

宜修尝了一口:“真的是好甜呀。”

老人家:“夫人,你相公对你可真好。老夫从来没见过像你们这么漂亮的公子夫人啊,就好像是那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宜修:“老人家说笑了,不过,我夫君确实对我很好。”

宜修二人相互对视着,眼睛里说不出的甜蜜。

吃过东西后和老人家道别,二人就上了马车准备回府,回去的路上胤禛回想着老人家的话,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宜修上去用手抚平了胤禛皱起的眉头:“贝勒爷可别皱眉了,可是在想什么事情?不如和妾身说说,妾身为您分忧。”

胤禛:“卿卿,爷从前觉得,百姓农忙耕种,是件很有趣的事儿。今日和老人家交谈,咱们心中认为有趣之事,确是他们饱腹的手段。也没想到朝廷中征兵,还会有人仗着满汉之分,欺辱百姓。”

宜修:“贝勒爷,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就好比商人小贩,每日要摆摊为生。朝廷官员,为朝廷兢兢业业,换得俸禄。况且朝中事务繁忙,官员众多,也难免这里面有错了主意的,贝勒爷只需要把他们揪出来就是了。”

胤禛:“可是若写了折子报上去,爷难免又会得罪不少大臣。这几年为了太子办事儿,爷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了。”

宜修:“谁说贝勒爷要写折子了,咱们如今刚去外出游玩,贝勒爷见农桑景色有感而发,做了几幅画,想去宫中请皇上指点一二。”

胤禛瞬间明白了宜修的意思,对啊,自己借用品画的事,将这些事说出来。这样既在皇阿玛那里得了一个体察民情的名声,又不用得罪人,这可是两全其美啊。

胤禛:“卿卿,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第二日正赶上康熙休沐,胤禛就带了画作去给康熙评价,顺便说了昨日的事。

康熙:“真是荒唐, 世祖爷就已经注重满汉一家。如今咱们大清进关这么多年了,现在还有这么多奴才背后欺辱百姓,真是该死。

胤禛:“皇阿玛息怒,只是如今这样,还要让兵部好好下令彻查,以免寒了民心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