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的漫画在古代爆红了 > 第26章 报纸上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花神节后,热闹散去,大部分人都回归到了日常生活,尤其是书院的学生们,接连好几天都显得恹恹的,无心向学。

啪,啪,啪,戒尺狠狠敲在桌子上,柳生把一卷教案扔在桌子上,发出重重地响声,整个教室的学生都噤若寒蝉。

“这就是你们的功课!凭这个想考上功名,全是做梦!”

柳生的火气很大,前几日的功课,学生们完成的都很差,气的他脑袋疼。

他是应天书院的一名夫子,今年三十余岁,即将步入不惑之年。应天书院是长安的老牌书院了,有许多外地学子慕名而来,但书院的招生考试不算严格,故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他十年前便在应天书院读书,而后中了秀才,应试排名也很靠前,只是家境蹉跎,再无心科举,便回到书院做了个夫子。

在应天书院的一众老师中,他算是最为认真负责的,今年他教的是丙班,是整个书院最差的班,但他一点也不曾抱怨,还是兢兢业业的写教案,备课。

只是现在看来,成效不大。

“科举一事从不是儿戏!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到书院来读书,不是让你们来浪费光阴的,这几篇文章,每人五十遍,明天交给我。”他冷酷的布下课业,全然不理底下学生们的一片哀嚎。

从教室出来,他心中烦闷不已,径直出了书院,一路的低气压让路过的同僚都不敢与他打招呼。

此时正是上课期间,书院外很是幽静,只有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

柳生却无心欣赏,他沿着书院外的小路一直走,在拐角处,突然看到一摊位。

“这里不能摆摊。”他语气不善。

见是书院的先生,这摆摊的小厮也不慌不忙:“先生,我是文徽书肆的伙计,之前已经和书院打过招呼了,这是我们最新的刊物——报纸,专门记录每日城内发生的大事小情,也有学子的文章刊登,先生可要看看?”

柳生接过小厮递来的报纸,薄薄的一张,展开看,全是文字,密密麻麻。版式和其他出版书籍别无二致,只有最上方署了刊物名:日报。剩下便是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样的版式,最右侧是竖版标题,其他文字顺序也是从上至下,第一篇是花神节的游记,第二篇是最近水灾一事,第三篇是小有名气的名家作的诗...

他站在原地,从头浏览到尾,密密麻麻的小字看的眼睛有点累,但整体来说,还算是不错,里面的文章,诗句,都算精品,值得一读。

小厮看他还算满意,趁热打铁:“先生觉得如何,我们发行这一刊物,未来每一日都会有新的内容,先生可提前预订,由我们送到书院来。”

柳生听完,觉得十分不错,又问了价格,仅十个铜板,便爽快的开口下单了:“那便先给我送一个月的吧。”

小厮连忙答应下来,给他记录相关信息。

有这么一出,柳生的心情是好了不少,他回到书院继续批改文章,直到晌午太阳高悬,他才停下笔,略微活动了一下筋骨,又想起自己有东西放在书院门房那,准备去取。

这一去,又看见一背着竹篓的小童,在书院门口探头探脑。

“你是何人?这里不能买卖东西。”这时的柳生,比起上午算是和颜悦色些了。

小童赶紧回答道:“先生,我...我是来卖报的。”

“卖报?上午不是已经有人来过了吗”。柳生疑惑道。

“这是长安日报,是我们的报纸,不是一家的。”

报纸,这新奇东西一天竟有两家同时贩卖,“拿来我看。”

小童忙拿出一份报纸递给柳生。

柳生接过,展开,这报纸比起刚刚那份可是大了不少,展开后需要两手展开才能看全,正上方“长安日报”四个大字极为显眼。

最特别的是,它的阅读顺序,竟是从左往右,不同的文章中间都有空白部分以做隔断,每一篇文章都有从左至右的独立标题,标题的大小比起正文要大出好几倍,看清楚这些标题后,柳生狠狠皱起眉头:胡闹!

“最美花神花落谁家,郎君几番争斗不休”

“黄河水灾内幕,谁在从中作梗”

...

这些文字的直白程度,在柳生看来简直是不堪入目,尽是些娱乐八卦,毫无水准,能写出这种东西的人,简直是伤风败俗!

他一边皱眉,一目十行地往下看这些文章内容,但很快,他就不自觉的放慢了看的速度,因为...这文章作者很有水平!他正在看的是一篇名为《万里行舟》的书评,寒门学子如何成长?万里行舟有何深意?前半部分写读书趣事,让人忍俊不禁,柳生都感觉那些时光仿佛近在眼前,后半部分写寒门学子,更让柳生回忆起自己过往的艰辛。

作者笔触老辣,虽是一篇书评,却能感受到文字的勃勃生机,遣词造句之间,更是一环扣一环,从一本书里看出了这么多东西,连柳生都忍不住好奇是怎样一本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