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的漫画在古代爆红了 > 第44章 教导主任顾秋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了佛经漫画的加成,春在堂成功跻进了京城一线书肆的行列。

加上春在堂还有自习室,很多备考的学子在春在堂开门之前就会赶来占位,对于家境不好,读书环境差的书生来说,更算是义举了,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诗赞颂春在堂。

因为《长安日报》这个王牌暂时无法上线,春在堂又重刊了不少经典书目, 诗书礼易,纸张厚实,排版清晰,最重要的是性价比高,这都是为了让春在堂以“优质”的定位占据市场。

并且对外继续接收诗文投稿,印诗集等等,总之关于书肆的大小事务,没有人比宋卿卿更了解了。春在堂的一切都在稳步进行中。

《万里行舟》的周边也在筹备当中,请了戴逵做总设计师,雕刻成品则是另外找了工坊,以满足订单需求。整体直接做成了盲盒样式,目前出场人物还不多,整个系列还是以岑远舟为主,顾秋白打算之后人物丰满起来了,再继续做新的盲盒系列。

为了让第一次的周边能物超所值,顾秋白和戴逵也碰了很多次,最终才确定成稿。根据戴逵的建议用的是上好的木料,香气萦绕,清新凌冽,且不易发霉腐烂,存放时间长。

可以说,整个盲盒系列都是重工,拿在手里分量十足。

其他的周边就暂时不急着赶制,毕竟《万里行舟》的内容也才进行到三分之一处,还有的是机会。

顾秋白总算过上了一段比较规律的生活,春在堂的事务基本交给宋卿卿,她自己每天画完漫画,还有空去外面溜达,感受长安的夏日。等到和齐老约定的时间,再去找齐老上课。

没有比这更舒适的生活节奏了。

时间转眼就来到八月,学堂的事情基本筹备完成,纪沛然把所有即将上任的夫子叫过来开会。

这次入学考试,招收学生的年龄不限,但整体平均年龄还是二十多,年纪再大些的,基本都水准平平,画风死板,这也是苦于曾经没有人教授的缘故。年纪大些又画的好的,基本都小有名气,不会再来凑这个热闹,所以整体看下来,还是有潜力的年轻人居多。

其中长安本地人士依旧占了大部分,但好在外地求学的也不少,比例大致是六四开。

另外像齐啸墨这种半大孩子也不少,大部分是走关系进来的,偌大的长安,多的是就算纪沛然是校长,也不能拒绝的关系。

对未成年人,纪沛然基本上是把他们分成单独的几个班,通过基础的考核后,才能进入其他专业学习。

关于老师,宫廷画院的李翰林,张翰林,水墨画院的刘、于两位翰林,雕塑院的戴逵...总之专业分布基本就按照画院的类别来,另外每个画院出两到三个讲师。

讲师除了画院的俸禄以外,还可以多拿一份学堂的俸禄。所以大部分画师还是比较愿意的。

纪沛然一件一件,条理清晰的介绍完了所有的学制,就说起选课一事:“...本次入选的画学生大多是有过经验,有一定水准的,所以入学后,便要开始选课了,关于选课制度,各位有何高见?”

李翰林率先发话了,他对于纪沛然所谓的选课制度很是不屑:“向来是老师挑学生,何时还有学生挑老师之理?”

“是啊,我们自行择学生即可。”同在宫廷画院的另一位画师也开口了。

“国子监也分甲乙丙丁,我们画院自然也该仿着来,分个名次高下,若是让那差生混入好班,岂不是败坏风气?”

其他院的不服:“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你这样说,就是自诩你们宫廷画院是好班,其他画院活该接收差生了?”

“学生分高低,老师自然也是分的,我们是画院之首,本就应该教授天赋最好的学生。”

“你们是画院之首,怎么还输给雕塑院?”

这一句反唇相讥扎到宫廷画院的心窝上去了,几方人马就这样乱哄哄的吵了起来。

“安静!”纪沛然沉声道。

这还是顾秋白第一次看见纪沛然脸色这么阴沉。

“选课制度不可更改,有教无类,你们的四书五经都读到哪里去了?”

在场的大多是很有资历的老画师了,被纪沛然这样说,脸一阵红一阵白。

“既然画学生是我招的,我就能给你们保证,每一位都是有才学之士。翰林图画院代表的是皇家,代表的是大庆朝丹青的最高水准,若是连一个学生都教不好,你们也不必在画院呆了。”纪沛然说话冷硬,一点都不留情面。

官大一级压死人,李翰林的确不满,却不能驳斥,径直带着另一位画师,一言不发就离开了房间。

在场的人也习惯了纪沛然和李翰林之间的摩擦,都不说话。

顾秋白则是在走神,现在各院就火花四溅,以后一起授课,还不得腥风血雨啊。

正想着呢,纪沛然道:“选课具体事宜就交给顾秋白,其他人再有异议,到时自行来找我罢。”

???

纪沛然:“还有,以后学堂的大小事宜,如我不在,自行找秋白商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