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粉条就晾在院子里,苏老爷子搭了几根竹子,仔细的刷洗干净,粉条直接挂上去就行。

整整一个时辰,和好的粉才做完,苏子苓甩了甩酸到发软的手,“再做一锅,咱们一次性做完了吧,做完了再歇。”

苏母看着她微微颤抖的手,心疼的不行,“青儿,要不让你爹来,或者你大哥来?”

苏子苓摇了摇头,“我来吧,后面再慢慢教你们,到时候可以搭个三脚架在这里,把瓢给挂起来,这样估计会省很多力。”

苏老爷子若有所思,“我抽空了再想想,还有这瓢我总感觉不太结实,咱们用铁打一个出来是不是要好得多?”

“铁瓢肯定是要好用一些,到时候可以悬挂起来,都不用手敲,直接拿个棍子敲,这样更省力。”苏子苓说道。

第二锅粉结束,太阳已经西斜了,前面晒的粉条已经半干,后面的还在滴水。

看着这满院子的粉条,老苏家的人都是满脸喜气,“这粉条可真好看,透亮透亮的,这要晒多久啊?”

苏子苓一边洗手一边回答,“这种天气,得要两天,晒干了好保存。”

苏母点点头,她反正也不懂,女儿说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那这个要卖多少钱一斤才合适?”

“这一斤干粉条泡发了差不多是三斤半湿的,大概可以煮七碗左右的粉,加上菜码那些,可以煮十碗左右,咱们一碗是十文钱,这一斤粉条差不多就是一百文的样子,到时候咱们做点蔬菜干跟调味料,一斤粉条配上蔬菜干跟调味料,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文一斤,你们觉得怎么样?”苏子苓大概想了想,觉得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

大家面面相觑,苏老爷子皱了皱眉,“会不会太贵了点?”

“阿公,咱们也不能只考虑红薯的成本,还得算算人工,这一斤红薯才出多少粉啊,咱们工序又复杂,而且还是带配料的,他们想吃可以随时煮,烧一锅水,把菜包调料包跟粉条一起放进去,水开就可以直接吃,这多方便啊。”

苏子苓知道老爷子是怎么想的,他主要还是怕价格高了卖不出去,而且老实人做久了,都做不来奸商的事。

“还有一点就是,咱们的粉条不是卖给寻常百姓的,这个价格她们确实是吃不起,但是可以卖给有钱人啊,或者卖去酒楼,那些人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卖给酒楼的话都不用给蔬菜干那些,他们自己会研制吃法,他们卖的话,一碗估计得四五十文钱都可能。”

“除了酒楼还有商队那些,前两天还有人跟我定粉条呢,菌子酱粉条,有多少他要多少。”

听到苏子苓这样说,苏老爷子的顾虑才彻底消失,“既然这样,那就按你说的价格来吧。”

把院子打扫干净,苏子苓去做饭,苏母她们洗菌子,阿秀去喂她的猪,苏老爷子他们看时间还早,就背着背篓上山去了,打算趁蘑菇多的时候多捡点,能捡多少钱多少,这可都是钱啊。

一切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雨后的两三天就这样度过,早上全家捡菌子,白天一起做粉条,下午就是各忙各的,做饭、喂猪、洗菌子、做菌子酱,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三天后,粉条做完了,路面也彻底干了,苏子仲跟季云初继续去山坳里卖红薯粉跟馒头、玉米发糕、菌子酱还有豆腐。

刘桂兰夫妻俩还是摘叶子洗叶子跟一起做豆腐,虽然她们现在知道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了,但是碱水的事苏母他们是一个字都没透漏。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现有的红薯粉都被做成了粉条,但新的红薯也陆续到了。

两个叔公家又抬了一千多斤过来,就连远处的村子苏子苓都让人去问了问,只要有的都可以抬过来卖。

一时之间还掀起了一波卖红薯的风潮,红薯这玩意儿,那真的是家家户户都有啊,今年看着庄稼长得不错,还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要收粮食了,不少人家还有多的红薯。

心想着放着也就放坏了,还不如卖了呢,卖了换点针头线脑柴米油盐的也行啊!

就连李老伯他们村里听说她们家要红薯,不少人都会抬过来卖,路是远了点,早出晚归的,但大家伙的心都是暖洋洋的。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啊!

就是走起路来都脚下生风了,还有那种特别远的人家,他们会组成一个队,今天挑你家的,明天我家的,后天他家的。

这人一多啊,干起活来也有劲儿了,也不觉得累。

短短十天时间,院子都被红薯堆满了,这还不算陆陆续续已经做了一些的。

这天又收了一堆红薯,看着个头颜色,苏母特别满意,“我还担心这收的多了那些人会以次充好呢,没想到一个坏的都没有,而且还洗得贼干净,水分也是晾得干干的。”

苏子苓一边切红薯一边说着,“就算是给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以次充好啊。”

苏母好奇,“为什么?这量这么多,要是想把坏的掺和在里面那可太容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